醉卧关山 - 醉卧关山 第24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谢氏父子弹劾闭门思过期间,头顶贪墨渎罪,不知反省;交接大臣,意嫁女而后悔婚。暗行私事而废弛
    公心,岂有悔改之意?
    “谢氏全族留京戴罪。谢氏女罚入宫中。主者施行。”
    谢明裳:“……”
    前方的谢琅肩头一震,迅速回头后瞥。
    谢明裳和兄长对望一眼,望见谢琅眼底的焦灼。
    又顺着他的目光,转向前排跪倒的父亲。
    谢崇山面无表情。
    ——
    颁旨内监在前院等着领人入宫。
    来谢家颁旨的,还是上回领着禁军围门的黄内监。
    提前准备好的赏赐钱袋,临时加两倍分量,沉甸甸地塞过去。
    换来一句含糊不明的应承:“贵家千金接入宫中等待处置,乃是御笔亲提的圣意,中书省奉圣意草拟的诏书。至于入宫之后的安排,说不准。”
    谢琅便揣着这句含糊不明的“说不准”,沉甸甸地回书房。
    谢家老夫妻两个一言不发坐在书房里,琢磨着这句“说不准。”
    男丁革职为庶人,留京戴罪,这些都是受贬罢官的官员常见待遇。怎么偏把未出阁的小娘子罚入宫中?
    官员未下狱而女眷获罪,从未听闻过!
    谢琅字斟句酌地劝说:“父亲母亲冷静些。圣旨只说‘罚入宫中’,并非‘罚没掖庭’。不见得是罚没入宫掖为奴。平心静气才好去问。”
    但如何才能平心静气?
    按照宫里来的传旨使者的说法,圣旨写明“谢氏女”,谢氏未出阁的小娘子,自然有几个算几个,全要带入宫里。
    颁旨之后,谢家两个女儿,五娘玉翘和六娘明裳,即刻被禁军领入前院两处厢房里看管,只等更换宫里带来的衣裳,就要把人带走。
    后知后觉自己要被罚入宫里的谢玉翘,心头也升起“罚没宫掖为奴婢”的猜测,想起上回录入宫籍脱衣验身的受辱场面,抹着泪哭了一场,借着单独更衣的机会,静悄悄卸了衣带要上吊。
    头一回上吊不熟练,踹翻凳子的动静太大,被门外把守的禁军听到,大喊着把人从房梁高处救了下来。
    消息隐瞒不住,闹腾得人仰马翻。
    ——倒显得隔壁谢明裳那处厢房,格外的安静不寻常。
    谢崇山面沉如水,当先起身:“先别惊动宫里的人,我们去看看明珠儿。”
    *
    谢明裳这处的厢房,几扇门窗全部大敞开,屋里两个人影对坐。
    宫里宣旨的黄内监原本在在前院等着领人,惊闻谢家五娘上吊寻死,惊得他扔了茶点,忙不迭地赶来亲自看守。
    “哎,千金贵体,何苦来哉。两位娘子想开些,莫要钻了牛角尖。”
    黄内监皮笑肉不笑地劝慰:“入宫之后具体如何咱不好说。但咱家这次领命,听到的风声……总之,不像罚没掖庭做苦役之类的苦差事。”
    屋里一声清脆的嗑瓜子声。
    谢明裳撇开南瓜子皮,又掂起白瓷盘一颗炒瓜子,不冷不热道:
    “黄公公听到了风声,却说得含含糊糊的,叫我如何想?进宫不做苦役,难道要入宫做娘娘?”
    黄内监咳了声,依旧模棱两可地道:“是不是做娘娘……谁知道呢。这次谢家两位娘子乃是圣上御笔钦点入宫,少见的情形哪。宫里的事,向来说不准。”
    咔哒咔哒响亮的声响,几片南瓜子皮落在地上。
    谢明裳笑了声:“真好。原本我还没多想,被黄内监含含糊糊劝两句,我都想上吊了。黄内监把我们两姐妹的尸首带回宫里,也不知算不算交差。总之,尸首给你罢。”
    说着把南瓜子扔去桌上,当着黄内监的面解了披帛,拧成一股绳形状。
    黄内监慌忙大喊:“使不得!”
    门外把守的禁军蜂拥而入,一通忙乱,才把披帛抢去,谢明裳站在桌边,轻轻一抬手,啪嗒,装南瓜子的瓷盘扔在地上摔成碎片,作势弯腰去捡。
    禁军慌忙抢上几步,把人请去门外。七八名禁军涌入屋里,把满地的瓷盘碎片捡拾干净。
    黄内监长长地松口气,转眼去瞧谢家这位不省心的六娘子,却见谢明裳站在门边,形状漂亮的唇角嘲讽上翘,削葱般的手指间不知何时夹了一片尖锐碎瓷。
    “何必呢,黄公公。”谢明裳悠悠地说。
    “与其藏着掖着,不如把事情敞开来说。我心里敞亮了,说不定还能去隔壁劝劝我那想不开的五姐,我们姐妹俩老老实实地随你入宫。”
    “黄内监偏不肯透口风,害得我心里不敞亮——还是两具尸首给你罢。”
    *
    安静的厢房内闭门密谈片刻。
    再开门时,黄内监面色不怎么好看跨出门槛:“咱家知道的,都对娘子透了底。娘子对咱家的承诺需得记住了。”
    谢明裳道:“放心,不寻死。免得黄公公难交差。”
    黄内监冷笑道:“别以为咱看不出,真正想寻死的人哪有六娘子这样的?都像你家五娘子,不声不响地去。咱家能帮衬的地方尽量帮衬,六娘子看好你家姐妹。”
    谢明裳在屋里啪嗒啪嗒地嗑瓜子。扬声道:“黄公公答应的让我辞别爹娘呢。”
    “等着!”
    门外忽地一声重敲。
    谢明裳往虚掩的门外打量,还以为黄内监去而复返,没想到迎面撞见一双哭肿通红的眼睛。
    禁军把隔壁厢房的五娘谢玉翘送来了。
    “谢五娘子想开些。多听听六娘子的劝。”黄内监站在庭院里高声道:
    “毕竟——是六娘子的父兄围门期间不知悔罪,为私事而害公心,惹得圣上不悦,才有了把你们罚入宫中的圣旨。犯事的是谢家大房,六娘子才是正主儿,五娘子是捎带上的。现在六娘子人好好的,五娘子倒寻死觅活——何必呢。”
    谢明裳冲门外喊:“好个心胸狭窄的黄内监。在我手里讨不得便宜,转头言语离间我家姐妹,你就这点本事?”
    门外冷笑几声,黄内监拂袖而去。
    禁军把谢玉翘引来门前。
    谢玉翘脖子上一道明显的青紫勒痕,不等谢明裳打量清楚,玉翘便急忙拿手捂住。
    手哪能捂住全部瘀痕,谢玉翘露出难堪神色,慌乱中又咳嗽不止。
    谢明裳对着空空的桌子,转往门外喊:“送壶茶进来!”
    门外宫人道:“黄公公吩咐,茶盏茶壶再不能送进屋了。免得六娘子又藏起碎瓷片,不知要做什么。”
    谢明裳冲门外喊:“没有茶盏怎么喝茶。五姐姐难受,连口水都没有!”
    屋里的谢玉翘突然爆发了。
    她伤了喉咙,喊不高声,只能流着泪以气声说:
    “我是早该死的人了。只恨之前怕死贪生,以至于有今日的祸事落在头上。明珠儿,看在我们姐妹一场,你莫拦我,让我安安静静地去。”说罢就要发力撞墙。
    谢明裳急忙起身拦阻,谢玉翘无论如何都要撞墙寻死。
    两人在屋里不出声地争执片刻,谢明裳拦阻不住,索性停了手,直视五娘通红的眼睛:
    “黄内监的挑拨言语被你听进去了。祸事砸在头上,你心里有恨,对不对?但你心头的恨又不敢对着旁人宣泄,不敢恨别人,这股恨只能转回头对着自己。所以才想自尽,想毁了你自己。”
    屋里寂静下去。
    谢玉翘心头不断升腾的死意,仿佛新萌生的气泡被针戳出一个洞,散了个干净。她哽咽一声,捂着脸跌坐回床上。
    谢明裳坐在玉翘身前,打量她脖颈上的青紫勒痕,平静与她说道:
    “这回犯事的是谢家大房,五姐确实被无辜牵累。”
    “你实在活不下去,恨自己恨得想死,不如来怪罪我。找个人恨一恨,总好过自己寻死。”
    谢玉翘肩头一颤,捂着脸的手忽地放开,显露出一双通红肿胀的眼睛,拼命摇头。
    “我心里是有恨,但我恨的不是你!”
    “上回难为你夜里带我去酒楼赏梨花。家里谁真心对我好,我分得清。明珠儿,这次你也落难,我如何能恨你。”
    姐妹俩坐在床边,无声地拥抱在一处。谢明裳的肩膀被五娘紧搂着,耳边听她的哽咽渐渐停了。
    “说得好。不枉我们姐妹一场。”
    谢明裳握着五娘的手,心头畅快不少,声线也高了些。
    “这回明显有人刻意为难谢家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无论谢家如何做,该来的灾祸都会来。躲也无用,怕也无用。”
    “这次祸事总归冲着谢家
    大房来的,天塌了有我在前头担着。五姐姐,莫怕。走一步看一步便是。”
    谢玉翘低头默默思忖着。
    门外偷听到三言两语的黄内监却又忍不住插嘴了。
    “哪个刻意为难谢家了。”黄内监高声道:“分明是你们谢氏自己作死啊。”
    谢明裳朝屋外撇撇嘴:“记住这厮的嘴脸。五姐,下次恨得不想活了,不如去恨他。”
    *
    等谢崇山夫妻赶来时,只见厢房门户大敞,十几名禁军如临大敌地守在门外窗下,谢明裳安安静静地坐在临窗的桌边,桌上一片南瓜子皮。
    谢玉翘坐在床里,黄内监面色难看地站在庭院里监视。
    走近的脚步声明显,谢明裳侧头望来,眼睛一亮,远远地招手:“爹,娘,阿兄。”
    谢崇山上前交涉,居然轻易便被放进厢房。
    谢家人关起房门,谢夫人低声询问女儿:“你答应了他什么?叫他同意我们和你单独辞别。宫里的阉人心眼狭窄,不是好相与的。”
    谢明裳避重就轻,指尖发力捏开一颗南瓜子,嘴里只说:
    “他并不知道许多内情。只说宫里对我的安排‘遵从圣意’。我故意问了句‘进宫做娘娘’,他居然也没反驳。显然入宫后的安排他吃不准。你们放宽心,等我进宫看看风头,再想法子告知你们。”
    谢夫人心里几乎被焦灼填满,才低声斥了一句:“你以为宫里好进的吗?谢家才犯了事,你爹护不住你。一个小娘子无声无息殁在宫里,连个动静都不会有……”
    谢明裳摇摇头,撩起新换好的素青长裙,轻声说: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