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渣夫同归于尽后又双双重生了 - 和渣夫同归于尽后又双双重生了 第79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显然长公主早已和拓跋宁说过此事,故而她闻言并不意外,反而笑着说道:
    “舅父此言,宁儿择谁都可以吗?”
    盛帝听到这话,不由面露兴味,“宁儿这般说,竟好似已有中意的人选了?”
    拓跋宁摇了摇头,面上写满了实实在在的好奇,直言道:
    “中意倒不至于,只是来京路上,沿途多听人提起,京中有位青天老爷。”
    “宁儿好奇,便遣人去打听了一番,谁知这青天老爷竟很是年轻,宁儿还以为他是个老头呢!”
    “宁儿。”
    眼看拓跋宁越说越随意,长公主眉头一敛,出言提醒。
    拓跋宁闻声扭头,迎上长公主的眼神,微微吐了吐舌头,当即止了声。
    可她方才那些话,还是叫殿中的气氛微妙了起来。
    若说京中有谁会被百姓称作“青天”,想来也只有......
    盛帝并未在意拓跋宁的失礼,只是笑着追问道:“宁儿指的是——”
    这时长公主倒接过了话头,温声道:“听说是位刚正不阿的大理寺少卿,名唤......江浔?”
    长公主话音落下,盛帝眼里倏忽闪过一抹深意,十分随意地往下座扫了一眼。
    可无论是瑞王还是襄王,他二人都微垂着眉眼,瞧不清神色。
    倒是赵元烨骤然听到江浔的名字,登时抬起了头。
    这时候,拓跋宁忍不住嘀咕了一句:“就是不知这江浔生得如何?若是那般肥头大耳的,宁儿可不喜欢。”
    因着上次赏花宴一事,江浔对荣亲王府有恩情在,荣亲王爷便开口替江浔说了句话:
    “宁儿,那江大人丰神俊朗,芝兰玉树,你瞧见了一定喜欢。”
    盛帝闻言,亦顺着荣亲王爷的话,对拓跋宁点头笑道:
    “你三舅舅所言不假,江爱卿实乃难得的青年才俊,便是放眼整个京城,都是出类拔萃的。”
    “宁儿只管相看,若是中意江爱卿,朕就为你做主,如何?”
    盛帝此言一出,瑞王与襄王齐齐抬了眉眼,就见对面的拓跋宁言笑晏晏,起身行礼谢恩。
    第95章 母子像
    宫宴在一片祥和中落了幕,诸人各自归去。
    瑞王随淑妃去了兰馨宫。
    淑妃生得明艳,这些年保养得宜,云鬓珠翠,貌美依旧。
    盛帝极少流连后宫,但每月去兰馨宫的次数依旧是最多的。
    一入主殿,淑妃便张罗了起来,叫身边人将早就备好的糕点和小食取了出来。
    “朗儿,来,都是你爱吃的。”
    皇子封王后便要搬出宫去,按规矩,往后便不可随意出入后宫。
    故而这兰馨宫,赵怀朗如今一个月也就来几回。
    他坐在案后,见母妃为他忙前忙后,面上不由带了暖意,整个人也松懈了下来,懒散地屈起右腿,撑着下巴,难得的轻松随意。
    “来,朗儿,你爱吃的蝴蝶酥。”
    淑妃眉眼含笑,亲自将糕碟递到了赵怀朗跟前。
    赵怀朗瞥了眼,无奈道:“母妃,孩儿已经大了,这是小时候爱吃的。”
    他虽这般说着,还是拿起一块放进了嘴里。
    淑妃见状嘴角一抿,笑容绽开,随即冲一旁的宫人摆了摆手,“都退下吧。”
    伺候的宫人轻手轻脚出去了,待殿中再无旁人,淑妃这才缓缓正了色,轻声道:
    “若安宁郡主当真瞧上了江浔,朗儿你待如何?”
    赵怀朗依旧一副随性模样,冲淑妃摇了摇头,“母妃,这些事孩儿自有打算,您莫忧心,将那碗甜羹拿来给孩儿尝尝吧。”
    淑妃依言去端案上的甜羹,却还是接着说道:“江浔从前便对献怀太子死心塌地,后来圣上又让他做了皇孙殿下的先生。”
    “若叫江浔当真娶了安宁郡主,朗儿,你该知晓这意味着什么。”
    赵怀朗舀了一口甜羹,才放进嘴里,就微微蹙了眉。
    不够甜。
    只是他并未多言,反而三两下将甜羹一饮而尽,这才开口:“母妃,明珏瞧上了定国将军府的小姐。”
    话题转得太过突然,可淑妃却瞬间意会,“瞧你这模样,倒是支持明珏了?”
    “莫非那沈家小姐有何不寻常之处,在你眼里比安宁郡主还有价值?”
    若能拢得沈将军,确实也是好事一桩,但那沈家小姐毕竟退过亲,就担心委屈了明珏。
    赵怀朗摇了摇头,温声道:“母妃,那沈家小姐不比寻常闺阁女子,又有些特别之处,与明珏倒也相配,这是其一。”
    淑妃闻言,忍不住面露好奇,“那其二呢?”
    赵怀朗望着空了的甜羹碗微微出神,随即说道:“明珏到底和旁人不一样,孩儿想着,便成全了他吧。”
    淑妃见赵怀朗忽然露出一副怅然若失的模样,不由吓得变了脸色,下意识四处打量了一番,这才带着怒气道:
    “朗儿,母妃为你择的甄氏那般貌美温柔,都没能叫你将那人忘了吗?”
    赵怀朗垂眸,却在这一刻选择了沉默。
    淑妃张了张嘴,结果再多责怪的话到了嘴边,也变成了无奈。
    “朗儿,都这些年过去了......”
    赵怀朗听到这话,却反而扬唇一笑。
    “母妃,不说旁的,明珏是个好的,孩儿与他说了,若沈家小姐那边不成,安宁郡主他可要好好争取。”
    淑妃闻言眉头一蹙,“还能不成?若果真如此,母妃倒要见见这个沈家小姐,瞧瞧她到底是何等样貌才情,竟连明珏都入不了她的眼。”
    母妃见不见沈嘉岁,赵怀朗并不在意,只是连他也没想到,安宁郡主竟早早就对江浔起了好奇心。
    这样一来,明珏在安宁郡主处想来是没有机会了。
    无论如何,安宁郡主是不能嫁给江浔的,正如母妃所言,烨儿身边绝不能再添长公主这一助力。
    不过,他倒不必太过紧张。
    思及此,赵怀朗好整以暇地理了理衣袖。
    毕竟,急着出手的......可不止他一个。
    ————
    与此同时,宁馨宫。
    纯妃端坐案后,她生得并不算美,但是肌肤白皙,有一种内敛的淡雅。
    但不知为何,此时她神色淡漠得很。
    赵怀襄就坐在纯妃对面,却稍显拘谨。
    “母妃,请喝茶。”
    赵怀襄将茶水毕恭毕敬推到了纯妃面前。
    可谁知下一刻,纯妃猛地拂袖,竟连茶带盏悉数扫到了地上去。
    噼里啪啦——
    殿外躬身候着的宫人们吓得眼皮一跳。
    赵怀襄扭头,看了眼地上破碎的杯盏,眉头稍稍一拧,可很快又松开了。
    他状若无事地起身,温声道:“母妃,父皇有言,会在南郊御苑为长公主和郡主举办接风宴。”
    “孩儿记得,母妃最爱那里的腊梅,到时定亲自折几枝回来,给母妃养在瓶中,赏看几日也是好的。”
    纯妃闻言,抬眸看向一旁长身玉立的儿子,冷冷吐声:“不必。”
    赵怀襄却只若未闻,面上依旧满是温色,笑道:“孩儿告退。”
    他说完后,大踏步朝外走去。
    就在赵怀襄转身的瞬间,纯妃脸上的冷色渐渐褪去,溢出了一丝难言的苦涩来。
    她垂头去看地上的碎片,不知想到了什么,忽然红了眼眶,竟起身伸手去捡。
    结果碎片扎破了指尖,血珠瞬间落地,和茶水混在了一处。
    可即便如此,纯妃还是没有开口唤殿外的宫人,反而一声不吭地将碎片捡了个干净,直至双手鲜血淋漓。
    ————
    东宫。
    “母妃,这个羹汤太甜了,烨儿不爱吃。”
    赵元烨抬起头来,冲对面的太子妃软声开口。
    太子妃闻言倾身而来,从一旁的盅里舀出一小勺来,放在唇边尝了尝,却觉得刚刚好。
    不过她并未出言反驳赵元烨,而是将他面前的甜羹挪开,笑道:
    “太甜了那就不吃了,来,漱个口。”
    赵元烨乖乖照做,漱涤干净后突然问道:“母妃,您说表姑姑会择中江先生吗?”
    太子妃闻言一愣,这时候倒不免想起了那位在荣亲王府遇见的沈姑娘。
    她瞧着,那位沈姑娘胆大心细又武艺高强,江大人光明磊落且沉稳冷静,二人简直天造地设。
    再者,江大人前路崎岖,想来也只有沈姑娘那样的女子,与江大人才是珠联璧合,才能携手并进。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