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贵妃升职记 - 第174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嬷嬷,你对我啊,就是谬赞了。”万蓁蓁摆摆手回道。
    “奴婢是诚心的,奴婢心里,贵妃娘娘一直是心如明镜,不沾尘埃。”万嬷嬷实话实说。
    “夸过了。”万蓁蓁笑道。
    虽然夸过了,可好话嘛,她就爱听。
    丹若宫的万贵妃可以不在意。因为她一直不关心了宫廷内苑的事情。或者说不掺合。
    可有人很想掺合一手。奈何瞧着贾皇后吃憋屈了。
    婉嫔就是退缩一回。
    对于婉嫔而言,昭阳宫被惠妃阻击一回。还落体面。
    这真是一个坏消息。杨惠妃得意,崔淑妃得意,昭阳宫的贾皇后不得意,站了昭阳宫立场的婉嫔当然也是开心不起来。
    长寿宫里。
    婉嫔是长吁短叹。婉嫔很伤心。明明有一个机会,她可能抱养了皇嗣。
    那就像是一只煮熟的鸭子,没吃着时,它就飞走。这让婉嫔心疼,疼的利害。
    “惠妃,淑妃。”婉嫔念叨着二人,她是真的叫一个恨啊。
    可再恨,也就一个人时蛐蛐一回。真让婉嫔去挑衅了惠妃淑妃。
    婉嫔没底气。或者说认清自己的地位后,婉嫔没底气。
    婉嫔头上的贾皇后嘛,这一位皇后也没能给了婉嫔这一份底气。
    这不,原来当了冲锋侠的婉嫔,如今也有一点缩头乌龟的架式。
    寿康宫。
    李子彻来一趟亲娘这儿,还跟亲娘说了昭阳宫发生的一切。
    高太后听一回。听罢,她讲道:“皇后办事,如何这般不妥当?”
    想当初,贾皇后就是抓着寿康宫的把柄,一举把高太后的宫权给端窝了。
    现在嘛,贾皇后闹笑话,高太后不蛐蛐一回贾皇后,高太后都觉得自己高风亮节。
    “皇后大意了。”李子彻给出一个答案。高太后听罢,也是赞同的点点头。
    “天子说的对,皇后是大意了。还好有惠妃帮衬皇后,惠妃协助皇后料事宫廷内苑之事,如今瞧着,倒也妥当。”高太后这一回站在杨惠妃一边讲好话。
    “惠妃确实妥帖。”李子彻淡淡的讲一句。
    “淑妃既然是冤枉的。天子之意,何氏孔氏当如何处置?”高太后问道。
    “皇后建议撤了二人的位份。”李子彻没明说自己的意思,他先说贾皇后的建议。
    “何氏孔氏的位份撤不撤,也不是大事。”高太后摆摆手。对于嫔妃一事,她也不甚在意。
    在高太后眼中,这嫔妃嘛,一茬又一茬。只要皇家想,还可以继续大选。天子的嫔妃,那能够源源不断的选进来。
    “哀家在意着皇孙皇孙女,济远、静淑,他二人的养母跟生母闹出事情来。这两个孩子怎么办是好?”高太后在意的是六皇子大公主。
    “依母后之意,又当如何为好?”李子彻跟亲娘问道。
    “不若给济远、静淑换了养母吧。”高太后建议道。
    “贵妃、婉嫔都不错,她二人可以抚育济远、静淑。”高太后给出答案。
    “不成。”李子彻拒绝了亲娘的建议。
    “崔氏一族有功,朕来之前,也去了一趟疏香宫。淑妃向朕求情,求朕原谅何氏孔氏的一时糊涂。淑妃还说,这事情按下不表,不可张扬,以免伤了皇子公主的脸面。”李子彻简单几句,还是说明崔淑妃的态度。
    崔淑妃的态度诚恳,一幅白莲华的发言。总之是何婉华孔茂仪伤了她,她不介意的。
    不看僧面看佛面,看了皇子公主的体面上,崔淑妃不计较了。
    “淑妃这般大度?”高太后惊讶了。
    对于崔淑妃受的委屈,高太后可听说了。崔淑妃做为当事人不计较。这让高太
    后无话可说了。
    “崔氏一族在朝堂上得用。朕总要给淑妃一点体面。”李子彻表态道。
    高太后听懂亲儿子的意思。她开口,讲话道:“既然淑妃都愿意按下不表,当无事发生。那何氏孔氏,倒也不好重罚。”
    “依天子之意,又当如何?”高太后反问。
    “给何氏孔氏挪了寝宫。朕瞧着,疏香宫的隔壁,朝华宫即可。往后,就让何氏孔氏安心静养,无诏,也不必出了朝华宫。”这便是李子彻这一位天子的态度。
    朝华宫,一座好好的宫殿,一旦让何婉华和孔茂仪搬进宫。
    许进,还不许嫔妃出来。这跟冷宫,那没两样。
    天子的意思,高太后听懂了。
    高太后琢磨一番,想着天子之言,崔氏一族得用。
    “淑妃受委屈了。继续让她天天瞅着何氏孔氏,也确实为难人。如此,便依天子的办法,确实是妥帖不过的。”高太后赞同一回亲儿子的办法。
    太后、天子,这天家母子的看法一样。这事情当然也算收尾。
    病中的何婉华、孔茂仪二人给搬了一回家。哪怕何婉华、孔茂仪闹了委屈。
    可惠妃出马,人证物证俱全。让何婉华、孔茂仪的喊冤枉,那也是堵在喉头里,再也发不声儿来。
    朝华宫。
    何婉华被搬过去居住,孔茂仪亦然。这二人继续住了对面,还是做了邻居。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