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五之小富即安 - 重回九五之小富即安 第18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十三块钱拿到手里,简梨还有点惊讶。
    她倒是没想到卖虫子还能挣这么多。
    等到她回去,先扣出自己三人的辛苦费,剩下的钱交给那两个小黑蛋之后,简梨一早起床就看见门口蹲着好几个小孩。
    个个眼巴巴的,手里都提着些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
    刚要出门的王跃东笑道:“咱们小梨要成老板了。”
    简梨姥姥哼了一声。
    什么小老板,简直就是个滑头。
    她旁敲侧击的问简梨她妈现在一个月能挣多少,这丫头嘴紧的什么都不说。还一个劲的问她这几年孝敬钱攒了多少。给她气的不想说话。
    简梨姥姥瞪了不听话的外孙女一眼,然后在王跃东夫妻出门后就走了。
    在家待着,不如去给小儿子小儿媳搭把手。好歹那边还有个听话懂事的大孙子。
    简梨洗了把脸,叫王帅去找把高椅子,自己则是坐在小板凳上,高椅隔开,简梨像是个真正的掌柜,坐在后面一个个叫人。
    不得不说乡下的小孩真是精力旺盛到了极点。
    拿来的东西千奇百怪,什么都有。
    活兔子,田鼠,小河虾,蜈蚣……
    还有个小孩子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一条刚死的蛇,给简梨吓的脸色都变了。
    这些东西简梨有好些都不敢摸,只能让王帅去收着。
    于是上秤这件事就交给了王帅。
    然后王帅不出意外的就算错了。
    “五加十七……二十三只蜈蚣。”
    “两斤五两,一斤按照三块算……六块五。”
    “一只兔子四斤二两,两只就是……八斤六两。”
    简梨:……
    这小子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吧!
    都马上要初一的人了,加减乘除都能错?
    简梨毫不客气的告了一状,然后王帅当晚就在院子里被他爸追的上蹿下跳。
    简梨呸呸吐着西瓜子。
    该!
    谁叫她让这小子学数学,他还满不在乎的说自己不用。
    挨打了吧?
    挨打之后,王帅彻底老实了。
    简梨给他一张纸,口算算不明白就列算式,再算错就扣他的钱。
    一说扣钱,刚才挨打没哭的王帅泪眼婆娑。
    “我学还不行吗?”
    于是,简梨彻底成了个监工。
    她只用坐在后面,盯着王帅一个个接货,然后称重,算钱……
    没几天,王帅那好多年没记下来的九九乘法表已经倒背如流了。
    而王云云则是正式表示自己不再参与新一轮的生意。
    “我什么都没干,你们不用算我的钱。”
    话是这样说,但王云云还是会每次跟着去县里。然后在简梨和王帅去卖药材的时候,在图书馆消磨掉半天时间。
    时间过得飞快,眨眼间就到了八月的下半旬。
    简梨忙活了一个多月,成功把自己晒黑了一个度。好消息是瘦了点,简梨进城时候特意站在医院的体重秤上称了下。
    一百五十八斤。
    已经比她刚重生回来时候瘦了二十二斤了。
    想也是,每天顶着大太阳到处跑,这个运动量不瘦才怪。
    简梨心情颇好的算账,这个暑假她各项的收入加起来,足足有三百五十块!
    这笔钱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对于简梨来说,已经是个很好的开始了。
    按照往年的惯例,她妈会在八月二十号左右就来接她。
    于是简梨开始放风出去说不再收货了。
    今年因为简梨的存在,王家庄的小孩子们都富裕了不少。
    多的小孩一个月能拿二三十,小的也有好几块。
    小孩子们挣了钱还能干什么?不是吃就是花。
    这中间还出了一两件叫人不太高兴的事。
    就是个别小孩的家里人找上门来,对着大舅王跃东抱怨,意思是简梨不应该把钱给孩子。
    “好几块呢,给他干啥?都吃了花了,净败家。”
    其中一个女孩的父亲说的最凶。
    长得干瘦的小姑娘来的最勤,地虫,蜂房,蜈蚣……
    自然也挣的多,简梨前后给了她二十多块钱。
    女孩的家长恨铁不成钢:“我还说她这个暑假怎么家里的活也不干,总是往外跑。合着就是弄这些去了。弄就弄了,挣了钱也不给家里说,还是我从她被子底下扒出来的钱。不是我说啊跃东,你就不应该叫你外甥女把钱都给娃子们,一个个的就知道顾嘴,一点不晓得挣钱难。”
    王跃东眉头皱着,他是没有过问简梨怎么做生意的。
    毕竟在他看来,这就是孩子们的小打小闹。
    就跟他们小时候一样,那时候也总是到处去打野食,弄来点什么也会在路边问过路的人要不要。
    简梨带着王帅和云云搞东搞西,他原本是担心,后来是支持。
    最起码今年王帅没怎么在外面疯,云云也不是一直窝在家里看电视。
    孩子们挣的钱,他也没想过收。
    那都是小梨带着俩孩子自己挣的,为这点事,他白白胖胖的外甥女晒的黢黑,手上还叫马蜂蛰了一次,腿上也不少蚊子咬的血点。
    王帅更是黑的没眼看,累的晚上都不闹幺,躺下就睡。
    就连文静的云云,最开始卖螃蟹那段时间也是累的腿疼。
    孩子们费心巴力挣点钱,家长怎么好意思要去花?
    对面那家长还在喋喋不休。
    王跃东只能含混过去,心里很是不赞同这种从孩子手里抠钱的做法。
    简梨忙活一天,晚上听见她舅这么说,顿时很无语。
    平心而论,孩子们拿到的钱都不多,甚至她卖出去的所有东西加起来,在中医院那儿都不算个大客户。
    就这么点钱,家长都要要走。
    简梨光是想想就觉得气闷。
    可就是生气也没办法,简梨只能私下给那几个“刺头家长”的孩子做假账。
    应该给两块的只给算五毛,剩下的一块五就问对方要什么,不拘是玩具零食还是书本,她都从城里给带。
    反正花了也比藏在家里被人发现了好。
    就这样倒买倒卖的当倒爷当到八月二十三号,简梨没等回来她妈,倒是等回来了她大姨。
    大姨提着高档的“三株口服液”,还有一大包的菊花晶。
    进门就丢下一个爆炸消息。
    她大姨的闺女,钱苹,马上要出国了。
    第15章
    “说是去了就能安排工作。”
    “一个月两千美金呢!”
    简梨的大姨王梦兰眉飞色舞说着美国多好多好,脖子上挂着的金链子随着说话的幅度左摇右摆。
    简梨站在一旁细细打量着大姨王梦兰。
    王梦兰跟王梦梅差着七八岁,长相上只有一双眼睛能看出来是姐妹,别的地方一点不像。王梦梅长得细柳高挑,大姐王梦兰却因为赶上了几年吃不上饭的时候,长得矮小瘦弱。也就是这些年年景好了,王梦兰才逐渐变胖了一些,看着没有那么干瘦了。
    可别看王梦兰长得瘦小,做事却麻利。不管是在娘家还是在婆家,都是一把抓。
    王梦梅生下简梨的时候,王梦兰的女儿钱苹已经上小学了。
    王梦兰嫁的这家姓钱,一家子兄弟四五个,都跟着叔叔学盖房子,原本还没开放的时候,这家子就靠着给人打几样家具,或者给谁家盖个猪圈灶房过日子。
    但自从进入八十年代,村里镇上都有了第一批挣到钱的人,这些人不管是在哪里发了财,都要回家来盖一座气派的砖瓦房。
    钱家几个兄弟每天的活都做不过来,王梦兰的丈夫钱金来顺势招了几个人一块干。刚开始卡着“七上八下”的限制不敢多招人,后来等到终于有了定论,钱金来这才放开了手脚。
    县城里的大生意他插不上手,十里八乡的范围内,他倒是成了独一份。
    王梦兰也没闲着,房子盖到哪儿,她就跟到哪儿,给工人们做饭,帮着收料看场,两口子常年忙的顾不着家。
    简梨的大表姐钱苹,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
    去年,钱苹高考失利,没考上大学,复习了一年,今年再次去参加了考试,再次铩羽。
    简梨看着眉飞色舞的大姨。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