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级学霸 - 超神级学霸 第165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是第二天办公会后,陈远志是真的不顾诸多人的反对,强行推动达成了这项决议。并在当日便将这项决议以学院为单位正式下达,并直接通过国际学院的系统,通知了所有留学生。
    好消息是还真没闹出什么乱子,甚至比预想中要好得多。
    虽然依然有不少留学生跑到国际署那边咨询抗议,但总体情况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其实办公会上,推行这项决议的时候,陈远志已经做好了百分之五的留学生主动退学的承压准备,但实际情况却大大出乎了当时所有反对这项政策人的预料。
    最终选择主动退学的留学生竟然只有两个,只有被数学院直接劝退的十五分之一。
    后续复盘,大家才发现这其实也得感谢乔泽,甚至还要感谢普林斯顿数学院那位院长大人。
    毕竟此时还挂在《数学年刊》官网上论文封面,展现的可不止是论文题目跟乔泽的名字,还有单位名称。
    数学院,毕竟是西林工大的数学院。
    这也直接导致学校的声誉开始在国际上渐渐有了些影响力。
    这跟许多人的思维模式有关。
    看到一所不算出名的学校如此被重视,自然会找找西林工大的简介。
    当发现数学院甚至还不是这所学校的优势学科的时候,多少会给人些联想。
    一个非优势学科,都能招揽到这种等级的学生,那其他优势学科毕业证的含金量起码不能比数学院差吧?
    这也让陈远志的底气更足了,甚至在夜深人静时体验到了一丝徐大江的快乐。
    当然,陈远志可不像徐大江那样没有上进心。
    但这恰好是他的机会。
    如果西林工业大学能在他的手上发展得更好,那他下一步可以争取的地方起码不会更差。
    其实也不止是陈远志,很多人都已经看到了机会。
    毕竟乔泽可不止是数学院的乔泽,而是学校的乔泽,对吧?
    ……
    九月便在学校的种种意外中过去。
    十月即将来临。
    首当其冲的便是自九月底开始的八天长假。
    当然这种假期是对幸福的本科生而言。
    绝大多数背着研究任务的研究生是享受不到这种福利的。
    没有哪个实验室能承受七天没人的损失,如果能承受,说明这个实验室已经没有太大存在的必要了。
    更别提想放假还得考虑毕业问题。
    课题有足够的数据了嘛?
    发表几篇论文了?
    达到毕业要求了嘛?
    没办法,这就是阵痛。
    研究生越来越多,卷得自然也越厉害。
    一年两次度假那是功成名就以后才有资格考虑的事情。
    如果放在大处说,只能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责任。
    享受了现代相对丰富的物资,就得承担卷王们带来的压力。
    实验楼内也是如此。
    放假?
    不存在的!
    不止是乔泽这边的课题组。
    整栋楼光刻机项目组的工程师们一样没假放。
    别说国庆了,就是周末也是轮流休息的。基本上,这栋楼里始终保持着二十四小时有人值守的动态。
    没办法,几百号人虽然听起来很多,但是他们可有数千款零配件需要设计。
    这又涉及到无数的复杂计算过程。
    同时还要对接其他实验室的数据,来确定最终设计方案。
    工程量极为庞大不说,还有时间要求。
    这种系统性的大工程,各项计划是一环套着一环的。
    一个零件设计耽误了进度,都可能造成整个工程进度向后延期。
    大家也只能选择没日没夜的赶工。
    不过话又说回来,一般的工程师还真没那个资格进这栋楼。
    不但要进行各项考核,还得满足极为苛刻的政审条件。
    最关键的是,如果这项工程真的能做成了,其代表的意义太大了。
    大到所有参与设计的工程师大概都能拿到勋章的程度,大家的动力自然很足。
    具体到乔泽的课题组。
    自然也没什么休息。
    谭景荣就不用说了,作为一个联络的桥梁,到现在他还需要保持oncall。
    没办法,毕竟有为集团那边的工程师也没放假,他自然要随时保持在线。
    再加上论文已经发出去了,谭景荣还打算趁热打铁开始准备自己的毕业论文,可以说忙得团团转。
    至于汉娜,本就没有国庆假期的意识。
    唯一郁闷的大概就是刘尘风了。
    虽然他对国庆假期并不那么渴望,但还是希望能休息两天。
    只是其他人都跟永动机一样,他也不好意思掉链子。
    好在这个国庆是有好消息的。
    在节日末尾,乔泽投给《数学年刊》的论文终于正式发表了。
    编辑部还很给面子的邮来了整整五份样刊。
    这可是极大的福利。
    毕竟一般情况下国外期刊如果作者不主动申请,是不会专门邮寄样刊的。
    当看到自己的名字也在共同作者的那一刹那。
    一切都值了!
    第160章 数学界的争议
    虽然还在放假期间,但论文的样刊邮寄到西林工大之后,徐大江便安排了校内的审核答辩,假期期间的审核答辩。
    基本上可以理解为就是走了个流程。
    因为之前结题申请,早就在徐大江的提醒下提交了。
    这种论文《数学年刊》已经帮学校教授确认过质量了,答辩无非就是证明论文是作者们独立完成的。
    鉴于西林工大数学院目前还没有教职的论文在《数学年刊》上发表过,这种校内项目负责答辩的教授多少是有些底气不足的。
    随便准备了几个问题,乔泽带着刘尘风随便回答了一下,便算走完了流程。
    甚至庆祝宴都没叫上乔泽跟刘尘风,只是把李建高给拉去大家庆祝了一番。
    乔泽看不上这顿饭,教授们也不会勉强。
    这类饭局,最大的作用还是拉近彼此距离。
    这种场合叫上了乔泽,大家聊起来反而诸多顾忌,所以真没必要。
    旧课题申请完了,新课题自然也被飞快的批了下来。
    不是乔泽着急,而是学院这边着急。
    从苏沐橙口中得知,乔泽跟普林斯顿大学那边一直有联系之后,徐大江这些天一直茶不思饭不想的。
    虽然乔泽给对方的回应很强势,他很喜欢,但人的想法毕竟始终在变。
    能够有办法把乔泽绑在数院自然是好的。
    所以这边学院批复的极快。
    虽然是放假期间,加班也得抓紧时间审批了。
    效率之高,只能说让人叹为观止。
    两天时间,徐大江亲自拿着乔泽提交的申请,跑完了所有手续。
    这次课题的扶助资金还是五十万。
    不是不想给更多,但如果要更多的话,需要批的手续更多,太麻烦。
    不过这些手续休假期间可以批,但涉及到转账的话,还是得等国庆假期之后了。
    当然,乔泽也不缺这点钱,自然无所谓。
    徐大江一连串的操作给乔泽的错觉大概就是学院项目审批速度极快。
    这大概也是许多并不是值得的项目会被选中的原因。
    不过也有效率低的。
    比如他提交的专家申请,到现在还没正式回复。已经十月了,马上就要开启通讯评审,这个阶段过了初审的项目是有可能在这一阶段被撤销的。
    好在跟张洪才讨论问题时,这位燕北大学的数学教授简单跟他提了句,他的申请数学组这边已经过了,已经上报到基金管理委员会那边去了,至于最终结果如何,已经不是他们所能掌控的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