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无意成仙 - 第672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况世事难料,谁又说得准呢。
    “……”
    宋游摇一摇头,步伐不停。
    身边戏曲声,弹奏声、喝彩声不断地响起,述说着这里的热闹,和十三年前几乎一样,在他们耳中变得清晰,又逐渐远去。
    两人慢慢走出了北瓦子。
    女童则依旧常常扭头盯着他看,好似要从他那张平静的面容里看出他内心的感慨。
    只是她注定是看不懂的。
    或许要等到再过一些年,又或者等到下次再回逸州、回到阴阳山后,二十年间相识的老友都来拜访,看见那些她足够熟悉的人都在岁月中变了模样,再过一些年又都陆续凋零,她才会对此有清晰的感触。
    “我们又去哪?”
    “现在啊……”
    道人闻言停下脚步,左右看了看。
    身边的女童脚步没有停住,多迈了两步,走到了他前面去,见状又原封不动的退了回来,继续盯着他。
    “现在时间还早,这里离泰安寺好像不远,便去旧地烧一支香吧。”
    “好的!”
    小女童一脸严肃。
    “记得泰安寺外好像有不少苍蝇馆子,烧完香正好可以吃个饭再回去。这次住的客栈不能自己做饭。”
    “苍蝇馆子!燕子爱吃!”
    “……”
    道人已然迈开了脚步。
    此前在云说棚昏暗,是因为云说棚建有房顶,不够通透,营造气氛所致,冬天也能挡挡寒风,其实才半下午,太阳毒辣。
    所谓苍蝇馆子,多指路边小饭店,倒不是卖苍蝇的,也不是一定就会有很多苍蝇。不过眼下正是盛夏,莫说路边小饭店,就是大酒楼也免不了有苍蝇,因此宋游也不多解释。
    盛夏的阳光真是灼人,这年头又很少有城池街道注重绿化,甜水巷中间那棵大树都算稀奇的了,连挑树荫下走都做不到。
    宋游很快便热得出了汗,每逢树荫就要停下来乘凉,倒是三花娘娘一边挎着褡裢,一边挎着锦袋,锦袋中的水晶瓶只是泄露出相比总量可以忽略的一丁点寒气,就足以使得锦袋中的空间冰冷如雪地,锦袋也冰冰凉凉的,也带给她凉意,到了后来,干脆伸手将锦袋抱在怀里,因此得以保持白净的面容和严肃的表情。
    没过多久,二人走到泰安寺。
    和以前一样,还没进门,便闻到了浓浓的烟火气。
    道人神情平静,跨进山门。
    女童也神情平静,动作和他一样。
    半下午正是最萧条的时候,今日阳光又毒辣,寺院中倒是没有多少香客,只有一些香客坐在阴凉地扇着蒲扇歇息交谈,大多是上了年纪的妇人或者老人,有时也有僧侣坐在他们中间,与他们交谈答疑。
    看得出泰安寺香火依旧鼎盛,甚至比从前更盛,寺院中巨大的炉鼎中插满了香,多半是上午插上的,全都烧得只剩了竹签。
    明亮的阳光照耀下,院中左右两尊巨大的护法神石像,一个持鞭一个持枪,显得尤为威严凶恶,在地上投下大片阴影。左右宫殿中也仍是巨大的佛像菩萨像,依然金光灿灿。
    “香火还是很盛啊。”
    道人微笑着感慨了一句。
    “是的。”
    女童在他身边附和道。
    道人左右环顾。
    女童也是如此。
    只是这次再来,她却完全没有之前的小心翼翼、心惊胆战了。
    哪怕走过院中,从那凶神恶煞、俯视下方又作势欲打的护法神像身下过,自己整个人都笼罩在神像的阴影中,仰头看去,她也只觉得这两尊雕像哪怕会动,也比自己现在能请出的山神矮了一点。
    哪怕走进宫殿,看见那么多金碧辉煌的神佛,她也只觉得平常,不过是当了大官的鬼而已。
    有僧侣前来接待他们,应是看道人身着道袍,多了几分关注。
    听闻道人在这里已经没有熟人,此次来也不是寻友拜会,只是慕名前来上香游玩,便赠了他几支香,就离去了。
    “六支香,你三支,我三支。”
    道人将六支香分成两份,一半留在手上,一半递给身边女童。
    三花娘娘下意识接过,却是问道:
    “妖怪也可以给菩萨上香吗?”
    “只要心善心诚,当然可以,三花娘娘还可以给雷公上香。”道人笑着说,“而且还可以许个愿。”
    “许个愿!”
    三花娘娘略微一偏头,神情严肃。
    “就是说说自己想做、想求的事,像是以前金阳道上的村民对三花娘娘许的愿一样。”
    “会灵验吗?”
    “那得看三花娘娘自己有多努力了。”
    “可是村民向三花娘娘许完愿,三花娘娘晚上就会去帮他们把耗子全部捉掉。”
    “他们又哪里有三花娘娘这般勤奋和本事?”
    “唔……”
    三花娘娘又愣了下,扭头看看他,又看看台上佛像,有些警惕的对道人说道:“你别被他们听到了!”
    “……”
    道人只是微笑,点燃线香。
    女童也连忙和他一样,点香敬上。
    只是道人只将香插上去,便收回了手,女童插上香后,却是一脸正经,闭目沉思片刻,这才睁开双眼。
    妖怪拜佛,小神对大神许愿。
    “走吧。”
    “好的!”
    两人又同时出了宫殿。
    又有僧侣来送他们。
    道人看见女童的样子,却忍不住微笑,许多记忆在他心底浮现出来,构建出奇妙的感觉:“三花娘娘可还记得十三年前,你第一次跟随我来到这间寺庙时的样子?”
    “三花娘娘不记得了。”
    “泰安寺的斋饭很出名。”
    “也不记得了。”
    “也可能那时的三花娘娘,对现在的自己来说,也有些陌生了吧。”道人平静的如此说道,心中又何尝不感慨,别说猫儿,就是当年初下山的自己,相比起现在,也是十三年的变化。
    改变最小的,反倒是这幅容颜。
    “道长慢走。”
    “法师请留步。”
    道人与之回礼,这才出了寺院。
    只是送他的年轻僧人站在门口,目送他们远去,看着他们的背影,却总忍不住皱眉——方才听那道长与身边童儿谈话,言语间动不动就是十三年,可见那道长年轻,最多不过二十多岁,女童娇小年幼,也才十来岁的样子,却是不知从哪偷来的年华。
    直到回到屋中,将之当做奇事说给师父听,才引起了老和尚的记忆。
    十三年前,整个泰安寺所有僧人都记忆深刻。
    曾有一名道人来到这里,与广宏法师交谈,也正是那一天,寺院中公认佛法最深、道行最高的广宏法师自焚于佛祖像前。
    第584章 疑似故人过
    泰安寺外的苍蝇馆子。
    可能是最近天气过于燥热,可能是下午来上香的人本就不多,也可能是如今逸都的民生经济明显凋敝,这条街的苍蝇馆子都有些冷清。不见有几个人在店中吃饭,反倒满条街都是苍蝇在飞,有的店家会用扇子驱赶,有的干脆置若罔闻,看都懒得看一眼。
    宋游挑了一家会赶苍蝇的馆子坐下,想吃肉又不敢点新鲜肉,怕端上来的不新鲜,于是点了一盘凉拌蕺菜,又叫店家煮了一块腊肉来切。
    自然,还要一碗帽儿头。
    “好嘞!”
    店家也是喜笑颜开。
    这条街平日里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来往香客、做香客生意的小商贩还有被商贩吸引来的平民百姓,香客中富裕的上完香自然会去酒楼,落在这条街吃饭的便只剩下寻常百姓。帽儿头是最常卖的,有些百姓劳累过来做买卖,或者带着小孩到城中来赶集,有点闲钱,就会点上一碗,能再添上一盘素菜的就少很多了,还能叫上一盘肉的那就更少了。
    店家看起来年纪不大,动作麻利。
    帽儿头是早就蒸好的,却没有急着给他盛,蕺菜也两三下就拌好了,也没有急着给他上,而是先从房梁上取了腊肉下来,刮洗煮熟,这才将凉拌的蕺菜和帽儿头给他端上来,接着再去切腊肉,切得又快又薄,如此没有两三下,菜就上齐了,不至于多等。
    “客官慢用。”
    店家说了一句,便又拿起蒲扇,继续赶起了苍蝇。
    宋游将筷子在手心顿了顿,使之平整,端起那碗帽儿头,白净的米饭里面加了一点细碎的燕米还有一些同样被按碎的绿豆,金黄色的燕米和碧绿色的绿豆使之看起来多了不少颜色和食欲,仍旧在碗中凸起高高的,比起当年吴女侠在外地请自己吃的帽儿头倒是多了一些花样。
    宋游多要了一个小碗,分了一些米饭给对面的小女童。
    帽儿头一下就不形象了。
    “吃吧。”
    道人低头刨饭。
    女童也低头刨饭。
    道人夹菜,她也夹菜。
    蕺菜的叶子青中泛红,用了酱油和醋,点了几滴香油,还加了一点别的不知道什么酱,吃着还可以,略有些咸,但在这大热天还挺下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