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无意成仙 - 第512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寻来木柴,掏出灶架上锅。
    老农的燕米许久未收,在山上就已经干透了,道人将之抹下来,用自己寻常煮饭的小锅装着,盖上锅盖稍一摇晃,不见有什么动作,只听得锅中燕米粒晃荡得叮当响,可响声很快就变弱乃至消失,等再打开锅盖时,里头的燕米早已成了白黄色的燕米粉。
    又加白面,揉成面团。
    道人这才点燃了灶火,开始炒鸡。
    穿着三色衣裳又挎着褡裢的小女童睡眼惺忪,时不时就要揉一下眼睛,却依旧倔强的站在锅灶旁边,紧盯着道人的动作。
    任何一个细节也不肯放过。
    宋游一边烧火一边做饭,同时说道:“三花娘娘昨夜除妖,彻夜未眠,不如休息一会儿,等三花娘娘睡醒了,这一锅鸡也就已经好了。”
    “三花娘娘不困!”
    小女童声音十分坚定。
    突出一个求知若渴,好学成性,亦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将耗子变得好吃的方法。
    “……”
    道人十分无奈,动作却也不停。
    此时天已大亮,风轻而云淡,既不热也不凉,是个令人舒适的清晨。
    山下的村庄逐渐苏醒,鸡鸣犬吠,道道炊烟在山间积蓄了薄雾,绕着群山,像是一条玉带。
    山顶荒野之处,亦是人间烟火。
    眼见锅中的油烧得热了,鸡肉嗤啦一声下锅,鼓出无数油泡,随即鸡肉迅速褪了血色,变得金黄,肉质也慢慢缩紧。除了没有豆瓣酱,姜蒜辣椒香料宋游一样不少,一一加进里边,不觉已是浓郁的香气,被山风吹向远方。
    “咕咚!”
    小女童揉揉眼睛,又吞咽口水。
    道人掺了一些水进去,将斗笠取下来盖在锅上,便是盖子了,接着不急不忙,坐下来看云绕青山,等了许久,这才揭开斗笠。
    随即将玉米饼子贴到锅上去,靠近鸡肉汤汁的地方,总共贴了六个,便又盖上斗笠,继续在旁边坐着。
    小女童也坐到了他边上来。
    这山顶很小一块,也没人种地,长满了针茅,就是那种能长出一小团,每根草都如发丝一样的野草,常长在山顶或崖壁上,这种草的好处就是把它稍一摊平,直接就成了一个垫子,可以坐上去。
    旁边锅中咕噜作响,热气不断透过斗笠。
    香气亦不断蔓延开来。
    道人盘坐不动,眺望远方。
    三花娘娘眼睛好像已经睁不开了,时不时就要揉一下,却又撑着不睡,要学着道人一样往远处看,又要不时扭头看一眼旁边的铁锅,实在困了就爬起来去把今日那些从山神庙中得来的、被踩坏了的橘子和梨喂给马儿吃。
    时间流逝,悠然缓慢。
    山顶野草上的露珠慢慢干了。
    不知不觉,小女童已经垂下了头,眼睛半眯,似在思考人生。
    “好了!”
    宋游终于揭开了盖子。
    “刷!”
    小女童瞬间抬头起身,跑去取来了碗筷。
    “坐吧。”
    宋游招呼她围锅而坐。
    燕子很少吃人做的食物,更不吃禽类,就不为难他了。
    此时锅中是一大锅鸡肉,只有几样野菜作为点缀,铁锅旁边又贴着几个薄饼,已经成了金黄色,透出的是令宋游熟悉又久违的香气。
    自然地,宋游第一筷子,便夹向了一个燕米饼子。
    三花娘娘也是有样学样。
    宋游咬了一口。
    女童也咬了一口。
    饼子表面是金黄的,有着粗糙的质感,底部却已经被烙成了褐红色,一口咬下去,口感略显粗糙,但又十分香甜。
    “……”
    宋游沉默了下,熟悉的感觉自然带出尘封已久的回忆,品悟起来,便不再局限于玉米饼本身的味道了。
    不过他也没说什么,只夹着饼子,将之摁进柴火鸡的汤汁里,等到吸饱了汤汁,这才又夹起来。
    三花娘娘同样跟着学,一边做一边紧盯着他,连淹饼子的时间也和他一样久。
    这种动作总让人觉得可爱。
    不过当想到未来的有一天,老农赠予宋游的剩下几根燕米中,会有一根少了一半米粒,被她做成和今天相差不大的饼子,然后以和今天差不多的动作淹进一锅柴火耗子的汤汁中,这份可爱之中,便掺杂了一抹怪异。
    “三花娘娘觉得如何?”
    “三花娘娘觉得好吃!”
    “吃肉吧。”
    “吃肉!”
    宋游夹向了第一块鸡肉。
    小女童这才跟着做。
    起码是两三年的大红鸡公了,肉质其实有些老硬,炖煮之后则显得紧实,鸡皮也富有弹性,同样吸饱了汤汁,也吸足了香料的味道,这一口下去便让宋游和三花娘娘觉得昨夜的邪魔没有白除了。
    “好吃!”
    小女童赞叹之余,严肃思索。
    宋游则不说话,默默享受美食。
    这一刻昨夜疲劳一扫而空,天地辽阔而内心满足,无疑是旅途中难得的舒畅时候。
    与此同时,远处山间有些喧闹。
    ……
    一群村民鼓起勇气,结伴上了山神庙。
    本是想看看昨日敬奉的六畜今日还剩下了什么,也收拾一下山神庙,只是知晓山神要吃六畜,又见有人供了小女娃去,心中不由害怕,便叫上了一大群老人和年轻人一并前来。
    却只见山神庙前,六畜除了鸡以外,其余的都没有少,被拴在树上,山神庙前一块青石切面为碑,上面写有文字,庙中则已是一片狼藉。
    最令人震惊的是,山神像已然碎裂。
    “怎么回事?”
    “糟了!”
    “定是昨夜那道士!”
    “这上面有字!”
    “认字的来念一念!”
    “张三公,张三公来念!”
    一时所有人全都围在了山神庙门口、山石碑前边,盯着上边的文字。
    有人念出声来。
    众人皆惊。
    这才知晓,昨夜那道人,既不是来供山神的,也不是来偷六畜的,乃是知晓此地有邪神,特来诛除的真神仙!也只有真神仙,才会在除了邪神之后放着珍贵的牛羊马不取,连猪狗也不要,却只取了一只最不值钱的鸡走。
    若非垂怜世人,便是喜爱吃鸡。
    第442章 明德九年秋游至阳州
    山民们震惊与议论之余,可能谁都想不到,他们猜想的神仙、昨夜除了邪神的高人,此时就在隔空相对的另一座山头,正与童儿一起,美美的吃着一锅本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美食。
    “道士!你说谎了!”
    “嗯?”
    “你说谎了!”
    “什么时候?”
    “昨天!”
    “昨天什么时候?”
    “你和那些上香的人!说谎了!”
    小女童双手抱着一块鸡肉,却是拐筋那一块,土生土长几年的大公鸡,这一块拐筋那叫一个结实,只见她两只手用力抓着拐筋往前扯,牙齿又咬着往反方向扯,费了不知多大力气,等到拐筋一断,整个人的上半身都往后猛仰了一下,脑袋也一阵晃颤:
    “三花娘娘听见了!”
    “三花娘娘说话的时候,要把嘴巴里的东西先吞进去再讲话。”
    “哦……”
    三花娘娘从善如流,老实照做。
    只是拐筋坚韧,嚼起来又硬又弹,好在它并非单纯费劲而没有滋味,反倒嚼起来满是土鸡的肉香,只要牙口好,越嚼越香。
    三花娘娘也不是个会浪费的猫。
    于是又费了不少功夫,将之嚼烂,一口吞下,这才继续抬头盯着道人,说道:
    “三花娘娘听见了!”
    “转移不了呢……”
    宋游无奈的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却也不急不忙,反问道:“那本是权宜之计,一片好心,如何能叫说谎呢?”
    “唔?”
    “就好比三花娘娘。”宋游放下筷子,慢慢说道,“刚刚吃饭的时候,听三花娘娘吹起自己在庙中智斗山神的场景,可谓风采无两,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三花娘娘不也说了几句无伤大雅的不真实的话?”
    “吹起?”
    “那不重要……”
    “无伤大雅的不真实的话……”
    小女童重复着,严肃的盯着他。
    “正是。”
    宋游承认得毫无心理负担,随即又继续道:“难道这也能叫做是说谎?难道因此三花娘娘就成了一只爱说谎的、不诚实的猫了吗?”
    “喵?”
    “自然没有。那只不过是三花娘娘平常用来捉老鼠的手段罢了,昨夜也只是为了替民除害、诛灭邪神,而在平日和别人的正常相处中,三花娘娘并不会用这些手段。”宋游对她说道,“因此三花娘娘诚实依旧,而我亦然。”
    “!”
    小女童顿时又睁大了眼睛。
    好厉害的道士!这么复杂的道理,竟然一下子就说清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