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无意成仙 - 第319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花娘暗中观察,眼光闪烁。
    林乐和妹妹还在到处找。
    只听林常像是忽然想起:“对了,先生身边那位三花娘娘呢,怎么没有见着她?”
    三花猫连忙竖起了耳朵。
    只是道人却笑而不语,只对他们拱手:“我们这便告辞了,多谢几位相送,天下虽大,有缘再会。”
    “先生慢走。”
    “先生慢走。”
    道人迈开了脚步,马儿也走了起来。
    被袋与褡裢皆摇摇晃晃。
    迎着几人的目光,三花猫这才从褡裢里伸出一只爪子,对着他们勾了勾。
    几人见状,皆是愣了一下。
    好像有些意外,又好像并不吃惊。
    ……
    一人一马沿着山坡温柔的曲线缓行,从一个山头走到另一个山头,三花猫这才跳出来,在地上走着,时不时停下来,扭头看看身后。
    “三花娘娘在看什么?”
    “唔……”
    三花猫看他一眼,又回头看了一眼,这才说道:“道士你说,我们还会再回到这里来吗?”
    “大概不会了,就算回来,也很难再见得到他们了。”宋游微笑着说,“不过三花娘娘天赋异禀,法力高强,也许很多年后,三花娘娘想要重拾自己的回忆,将以前走过的路再走一回,再看看以前遇到过的故人,会再来一次。”
    “像是那个一样吗?”
    “老燕仙。”
    “对的。”三花猫认真看他,“老燕仙。”
    “对的,像老燕仙一样。”宋游说着顿了一下,又对她说,“三花娘娘记忆力很好。”
    “那你呢?”
    “我记忆力也很好。”
    “你还会再回来吗?”
    “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
    “三花娘娘看开一些。”宋游说道,“人生总会这样,有时候与某个人一辈子只会见一面或者几面,一旦分开了,就再也不会相见了。”
    “猫也这样。”
    “是的。”
    茫茫草原,相遇甚是不易,和林乐一家的相遇实在是偶然,到离别了,也没有任何利益牵扯往来,只是宋游也愿意替他们去那辽新关寻一寻姓班的将军和麾下叫林有的骑兵队正,他们也愿意带上离别礼来送别宋游,虽各有付出,却实在算不得交换,有时世事本就很简单。
    不知不觉,一行便已走远了。
    宋游依然走得很慢。
    言州西部草原地广人稀,十几年前塞北人正是从此南下,这片草原上亦有妖魔,零零散散。
    有夜袭道人的,也有老早就听过它的传闻的。
    如同在禾州一样,道人慢慢清理。
    实在无需记日,只每晚观星赏月,于是从上弦月走到满月,月光下的草原山丘重影,趁月赶路也无妨,下弦月后,没几天又满天星辰,道人常常躺在草原上看着星河入睡,浩然天地仿佛只他一人。
    草原上风雨无常,淋雨也是常事。
    天气逐渐暖和起来。
    不觉已是初夏。
    草原上开始冒出了小花,各种各样的颜色,大多都很小一朵,却布满了整片草原,有比指甲盖也大不了多少的蝴蝶在其中飞舞翩然。
    因为战争,这边几乎完全无人居住,一人一猫一马行走其中,很多时候是一场纯粹的风景盛宴。
    天地之间多数时候只有他们。
    好似眼睛也被洗了一回。
    而宋游已经分不清楚,自己究竟还走在大晏境内,还是已经走出了大晏管辖范围、到了塞北人的地界。
    这年头也没有明确的边境线,北边筑了长城不假,可那已不知是多少年前的长城了,大晏的势力范围早就跨过了长城。多数时候边境是一段双方都可以随意跨过又经常有变化的极度模糊的区域,一行从中走过,只偶尔能见到瞭望台和烽火台,有时路过某地,会见着尸骸,能从还未烂掉的衣甲中判断出是哪方的人,有时途径瞭望台,会被守军喝止警告,也有时会遇到双方的探马斥候,为难他的和置之不理的都有。
    倒也是一种独特的体验了。
    第273章 照夜城
    道人杵着竹杖,由西向东走。
    枣红马驮着行囊沉默跟着。
    身边的小女童也拿了一根竹杖,比道人手中的要细许多。
    小女童便举着竹杖,往前小跑,竹杖上绑着一根细细的草绳,草绳上边绑着一小块白色布片,大小和猫爪子差不多,随着她的奔跑,风将绳子上的白色布片吹了起来,抖动旋转,像是拴着的不是一块布片,而是一只蝴蝶一样。
    草原上蝴蝶痴傻,仿佛也真以为这是蝴蝶,便跟随着白布片飞舞,很快在白布片后边排成了一长排。
    小女童持杖奔跑,布片纷飞。
    后边跟着一长串的蝴蝶,排得整齐。
    等她跑得远了,就在草原上绕一圈,再跑回来,然后从道人与枣红马身后绕过,继续往前。
    仿佛不知疲倦似的。
    “道士快看!”
    “嗯。”
    “越来越多了!”
    “厉害。”
    “……”
    不仅不知疲倦,也好像不会笑,只能看见她的眼神异常明亮,里头充满新奇,声音也更为清脆。
    如此举着竹杖,来回的跑。
    道人时不时瞄她一眼。
    画面似乎十分美好。
    别人见了,定然想象不到,这是在如今常有争夺的大晏与塞北草原十八部的边境交界,常有双方游骑在这草原上来往频繁,互相打探,有时遇上了也免不了一番厮杀。
    过了很久,小女童才仿佛跑累了,暂缓了脚步,只举着竹杖在身周挥舞,以这样的方式来保证布片的飞舞,好使得蝴蝶们继续跟随。
    却只见她飞快的伸手一抓。
    “刷!”
    轻松捉住一只小蝴蝶。
    还没等道人移开目光,便看见她将手往自己嘴边一放。
    “……”
    道人这时才将目光移开,看向远处。
    “唔?”
    三花娘娘刚准备伸手,再挑一只幸运小蝴蝶当自己的自助点心,动作也停下来,扭头看向远处。
    山丘背后隐隐有马蹄声。
    不多时,远方山头上便出现了几道身影。
    都是草原大汉,服装风格与大晏迥异,没有盔甲,只带了弯刀与弓箭,轻装上阵,也看见了这边的两人一马。
    互相对视一眼,便朝这边而来。
    “彻!”
    几声大喊。
    宋游只看了一眼就知晓了,是塞北的候骑,和大晏的配置一样,十人为一伙。
    不出所料,那一伙候骑还未靠近,便传来了喊声。
    是听不懂的语言。
    兴许是见宋游长得清秀,穿着道袍,没带武器,还带了一个小女童,看起来没有什么威胁,他们也没有立马露出浓重的敌意杀意。不过根据宋游这几天在边境行走的经验来看,对方大多还是不会轻易放走他的,就算不当场杀他,也会抓他回去,或者让他跟他们走。
    于是只见道人转头面向他们,不慌不忙,等他们跑近,才淡淡说了一句:
    “诸位请回吧。”
    “唏律律……”
    这伙塞北候骑座下的马顿时仰头一阵嘶鸣,纷纷停下脚步,任马上的人如何打马也不听,接着又全都转身,往来处跑去。
    骑兵们又惊又怒,把马脖子都拉歪了,座下的马也都不停下。
    最终这群人从远方山头来,又消失在远方山头。
    “厉害了道长~”
    三花娘娘声音轻轻细细,却学着长京的吴女侠的语气,举着竹杖转头盯着道人。
    “想学吗?”
    “学会了我们的马儿就会听我的话吗?”
    “三花娘娘现在对它说话,它不也会听三花娘娘的吗?”
    “有时候听,有时候不听。”
    “那它便是和三花娘娘一样,有自己的想法。”
    “那我学会这个法术呢?”
    “三花娘娘不能通过法术来让朋友听话。”
    “那不学了。”
    小女童于是收回目光,继续看向自己小竹杖上连着的白布片,却是这时才发现,自己刚才看那群人看得太认真了,忘记舞动竹杖了,原本被骗过来的蝴蝶发现被拴在竹杖上的蝴蝶死了之后,都飞走了。
    “……”
    小女童也不气馁,拿着竹杖,继续跑动起来。
    道人也迈开脚步,继续向东走。
    这边似乎有一座大晏的军事要塞。名曰照夜城。
    可谓大名鼎鼎。
    宋游早在逸都的时候,便从说书先生口中听说过它的名字,是大晏镇北五镇之一,也是北方距离长京最远的一座军镇,颇有一些传说,引得大晏文人百姓津津乐道。只是说书先生也不清楚它的具体位置,只知是在北方,倒是到了多达草原之后,听说了它的大致位置。
    然而草原之大,宋游既无地图,也无指引,找到它似乎也不容易。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