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 荣国府申请退出 - 第122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贾敏皱眉:“是那个薛家,和王家做了亲的那个?”
    “就是那一家,”史苗冷笑,“果然上行下效。”
    想想薛蟠那个鬼样子,简直就是家风如此,最后捅了篓子。
    贾政比起以前成熟了不少:“无凭无据,怕是难管,恐怕那些人也知道官府不会管。”
    姑苏那边的衙门也这个意思。
    人死了,甚至连口供都来不及录,打他的人找不到影子,不能指认,家中又没人。
    去哪儿讨公道?
    遇见两位爷,是那短命鬼的福气。
    贾政伸着脖子,看向林家的来信:“有没有说是什么木头?”
    贾敏对上哥哥的目光,摇摇头:
    “肯定是寻常人用不得的木头,没准早一把火烧了,不是成了灰,就是成了碳。”
    史苗面色凝重,食指在茶杯沿上轻轻敲了两下。
    未必烧了。
    不然秦可卿那块樯木板。
    哪里来的?
    第98章
    荣国府自打没有娶到王夫人当二房媳妇,也就断了薛家那条线。
    同在金陵,又有原著的关系,史苗暗里也会注意薛家的动向。
    王夫人显然把那份关系带到甄家去了。
    薛家照样和王家做了亲,不过薛姨妈还没正式嫁过去,据说婚期定在年底。
    史苗只恨自己没有什么远程系统,可惜了一场狗咬狗的大戏。
    薛家老爷兴许就是被弃车保帅,最后给家里人留下了点保命的杀手锏。
    甄家接驾四次,自打史苗穿过来,也就经历了两次。
    加上原主还没被史苗穿越的一次,满打满算就是三次。
    也不知什么时候再有一次。
    义忠王出事以后,朝中局势忽然平静了许多,加上黄河决口,像是荣国府这样低调躲在江南的,就被忽视了。
    过年的时候,二房的哥儿记在族谱上,取名贾珠。
    贾政目前忙着鸡自己,还没露出鸡娃的意思,只希望这小崽子能和贾瑚都逃过剧情杀。
    两个孙子都挺可爱,但史苗吸取了原著的教训,主打一个谁都不偏爱,目前端水端的技术良好。
    平淡按部就班的日子过得很快,这样无病无灾的日子,正是史苗所期望的。
    除去和朝廷司农的业务交流,史苗起头办了一个义学,教点简单用字和算术,还设立了荣国府奖学金。
    秦淮河岸的柳,绿了又黄,转眼就过了两年去。
    正月里刚到初三,前儿放出去和家里自己团圆的赖嬷嬷很积极的回到荣国府上岗。
    赖嬷嬷带来最新的消息:“甄家那边添了一个姐儿,就生在正月初一,有大福气啊!”
    史苗前儿守岁,这具身体终归渐渐衰老,到了初三她都有点缓不过来。
    眯着眼昏昏沉沉歪着,听见赖嬷嬷一说,眼睛霍的睁开。
    不对啊,贾珠后面不是贾元春?
    生在大年初一的贾元春,现在难不成是跑到甄家变成甄元春了?
    史苗随口答道:“这可说不准,也算是个好日,以后过生,都是热热闹闹的。”
    大年初一出身的人多了去,也不是谁都有好命格。
    先前老大老二家个添了一个孩子就没动静,没准以后自家也有个大年初一出身的姑娘?
    想着想着,史苗又开始犯困,拥着水貂毯子迷迷糊糊睡过去。
    史苗就这么迷迷糊糊过了一个年,每日昏沉,吃了几服药都不见好。
    某一日忽然被丫鬟唤醒:“太太,林家来人了。”
    林家来人是专门来请期的,算来林如海七月里出孝,他们家也算上心。
    林家夫人徐慧擅术数,算了好几个日子让贾府挑。
    史苗毫不犹豫的选了最晚那个。
    每次林家来人,贾敏总少不了被一顿调侃。
    虽然和林海那边有书信交流,贾敏却是淡淡的,仍旧做自己该做的事。
    至于预备嫁妆的事,都是家里的长辈打理。
    史苗也察觉了,贾敏也有了大人的样子,会有她的心事,不会事事和自己这个母亲说。
    小闺女的成长过程有些孤独。
    倘若有一个能算是手帕交的,也只有白湘湘一个。
    两个儿媳虽也是知书达理的人,虽然能说上几句话。
    一来管着家事,还有就是膝下各有两个儿子,再加上外面的应酬,并没有剩下多少时间。
    尤其分家以后,关系越发微妙起来。
    大房和二房都没想到,林家居然会给一个这么晚的日期,太太居然敢选?
    今年七八月里林老爷孝期满,按理说婚期多半是定在孝期满了以后,或者年底也好。
    这下可好,两边太太一合计,居然把婚期定在明年十月里?
    长房媳妇周若心里有事,脸上却是堆着笑着,说:
    “林家的婚期,定在那时候,四妹妹能多留好久了,也不知林家十怎么想的?”
    说是林家怎么想的,关键是太太怎么想的,选日子的是太太。
    林家夫人也是个有些古怪的性子,两人算是怪到一处去了。
    二房的奶奶关莹口风紧,不敢多议论什么,也没由着性子说出不妥的话。
    腔调软绵绵的:“兴许林家是想等着这一科能不能中,有个举人身份,迎娶也能好看,母亲这么疼她,能多留一日是一日。”
    大奶奶周氏笑了笑不说话。
    体面话谁不会说。
    每一季度,小姑子查账的时候,脸色绷得住就好。
    太太不管家了,但是要查账,小姑子就是‘钦差御史’,偏生这姑子不好糊弄。
    刚加嫁进来的时候,大房二房媳妇都喜欢贾敏聪慧灵巧。
    一旦聪慧灵巧用到自己身上,渐渐的就喜欢不起来了。
    贾政却是不急着下场考试,那日他出外回来,刚好遇到宁国府那边送信的人。
    贾政亲自接了信件,过来史苗这边:
    “敬大哥来信,说是明年春天要下场。”
    贾赦拿过信看看,也叹一句,双手扶在膝上,婆娑了几下:
    “要不是义忠王老千岁坏事,他早该下了。”
    没把宁国府上下搭进去就好。
    贾敬经过那场风波,再不嫌弃婶娘史苗没有眼力见。
    这一二年夹着尾巴做人,朝中也没无事找事。
    史苗估摸着贾敬大约就是这一场中的。
    笑道:“去试一试也好,
    若是能出个进士老爷,祖上也高兴。”
    高兴是高兴了,似乎对贾敬的仕途并没有多大助益。
    秋雁南飞的时候,金陵府上很热闹,又是一回秋试,外来拜谒投帖子的人很多。
    今年试前还有文会,是新上任的知府大人家黄夫人主办的,史苗带着贾敏去走了个过场就回。
    秋收一过,各处就要征集徭役修河堤,贾赦这几年都负责江南一道差使,每日事也不多,就是上前应个景儿。
    今日才道河边,就看见一个人从船上蹦下来,衣裳像是荣国府的人。
    那小子上前来打了个千,满脸堆着喜气:“大爷,林家来报喜,林姑……”
    “林公子中了第三名!”
    小厮差点咬了舌头。
    背里虽然直接叫姑爷,现下没成婚就不能乱说。
    举人而已。
    贾赦还是觉得不太够。
    起码比秀才好。
    贾赦这么一想,脸上也算有了一点点喜色:
    “好,算那小子有点能耐,快回去报给太太。”
    那小子唉了一声,转身又兔子一样的跑了。
    喜讯传到荣国府,众人自然是高兴的。
    又是第三,这林如海自来就是个当探花的命。
    放榜的时候,有人上榜,就一定有许多人落榜,一家欢喜一家愁。
    甄家那边消息很灵通,几乎与贾家同时知晓姑苏林海高中的消息。
    纵使那林海不是解元,名次也极好了。
    相比之下,甄家的三爷却名落孙山。
    甄家老太太得了荣国府女婿的消息,怕孙子伤心,问身边人:“你们三爷呢?”
    大丫鬟答道:“回老太太,三爷今儿一早就出门了。”
    老太太嗯了一声,转头对侍候在一旁的三孙媳妇王氏道:
    “你也多劝劝,就说姜太公,也是多少年岁才出山的?”
    姜太公的典故,早前王氏被强行读书习字的时候专门学过。
    可惜就算她想劝,也要有这个机会啊?
    王氏做媳妇的,这档口当然不能直接说丈夫的不是。
    王氏垂头答应:“是。”
    甄家老太太忽然想起来什么,又道:“把姐儿抱来我这里,逗着有趣。”
    说到闺女,王氏脸上有些骄傲,别看是个姐儿,福气好,生在正月初一,模样长得机灵。
    老太太爱得很,专门取了名字叫元春,还说今后的姑娘都跟着这个名儿叫。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