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 荣国府申请退出 - 第21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毕竟老二贾政今后也有很多个姨娘。
    尤其心思不正的赵姨娘,贾环都把宝玉烫伤了,贾政也没什么表示。
    还有贾环编排宝玉强/奸丫鬟那一遭,贾政事后也没料理说瞎话的贾环。
    这么拎不清,你家不乱谁家乱?
    贾赦和贾政有本事的话,原著中就能底气十足的一口回绝王子腾,绝对不窝藏薛家人。
    可惜……哥儿俩都没这个底气。
    焦大躬身:“老奴知道了。”
    在史苗的管理下,俩儿子办事一等一有效率,择定吉日,去书院求学的诸事都预备妥当。
    有人坐不住了。
    那人就是赖嬷嬷家儿子,赖大。
    本来赖大自小就跟在贾政身边,他母亲在太太跟前极有体面。
    偏偏这一回,二爷居然不让他跟着去书院。
    赖大满心不愿意:“娘为何不求一求太太,顾着点儿子的前程,让我和二爷一起去?”
    赖嬷嬷好心劝他:“我不让你去,当然是为着你前程,真去了坏事,咱们一家子的前程,都要毁在你手上!”
    赖嬷嬷也不想让儿子去,自己养的孩子,脾性她清楚。
    太太最怕的就是有人借府上的名头耍威风,她这儿子还没够火候,脑子机灵心眼多,沉不住气。
    赖嬷嬷又道:“况且,又不是太太不让你去,二爷的意思,你倒好好想想,哪里服侍得不好。”
    二老爷自己做的事,赖嬷嬷刚好敲打儿子,让他磨一磨性子。
    对于贾政没带上赖家人一事,赖嬷嬷却不太急,出头的椽子先烂。
    现在太太还很倚重自己,不愁将来。
    只管如今让二爷好生进学,有了前程,她儿子还愁去处?
    可她儿子好像不知赖嬷嬷的一片苦心,并且早就对赖嬷嬷不满。
    赖家儿子耸耸鼻子,气鼓鼓哼了一声:“母亲日日顾着几个姑娘,但姑娘们总要嫁出去,最将来最多再赏点钱财,何必呢!”
    他母亲也是,天天在那些姑娘跟前充什么好,服侍好家里的爷才要紧,将来荣国府的家业,都是爷们的。
    二爷多分点,他们跟着二爷长大,才有好日子过。
    赖嬷嬷警惕看一眼门外,回头就在儿子身上重重拍一巴掌。
    “闭嘴!还不快去给二爷收拾物件。”
    人多耳杂,早前大姑娘吃的亏,他也想吃一回?
    赖家儿子不敢回嘴,抱着头悻悻离去。
    哥哥们要去求学,当妹妹的自然要送点礼物。
    都是她们亲手做的荷包、扇套等物,贾赦和贾政各得一份,拜别母亲,往钟山书院去。
    见哥哥们都能出去玩,贾敏有点不高兴。
    “母亲,哥哥们有去处,前儿答应我们的先生呢?这都多久了!”
    早前母亲说好的,她要学什么都成,最后还是找了一个胡子白花花的老先生……
    史苗也觉得对不住姑娘们。
    不是史苗不找,而是真的找不到啊!
    但史苗已经想好了另一个方案,并且初具雏形。
    史苗对几个女儿笑道:“你哥哥们去书院,倒让母亲悟了,咱们对金陵不熟,不如放出榜去,让先生自己上门来投帖子。”
    她一提,贾姝、贾媃、贾娴还有最小的贾敏都来了兴致,立着耳朵认真听。
    贾姝道:“我听外面人说,坊间招工都会去张告示,找账房、找厨娘、找帮工的都有。”
    贾敏乐得拍手:“这最好!还是姐姐知道得多。”
    史苗点点头,把自己写好的册子拿出来。
    “我也这么想,稿子已经拟好了,章程也想的差不多,你们整理一下草稿,可有要增删。”
    贾姝接过,几个姑娘脑袋对着脑袋,研究了一早上母亲的求贤计划。
    最后纷纷感叹:“母亲真厉害……”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贾赦和贾政两兄弟坐着车走了大半日,终于到钟山书院的山门外。
    下了车,入目是树林染上黄色,房舍掩映山间,十分清幽。
    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却不是贾赦所想的那种好地方。
    从马车出城,贾赦就开始后悔了。
    城里那么多书院,老二非要找这个鸟不拉屎的地儿!
    要他早知钟山书院如此荒芜,他才不会巴巴念叨要跟来!
    守门两个小厮模样的人看见人来,连忙迎过来。
    贾赦撇撇嘴,向后退一步:“老二,你来……”
    贾政坦然自若,对那二人作揖道:
    “在下贾正,这位是家兄贾赤,京城人士,因家中有变随母亲迁居江南,先前已投过名帖。”
    负责接待的人一听,就是早前山长提过那一对兄弟。
    见他们衣着素淡,人也生得温润端正,有几分读书人风范。
    二人也彬彬有礼:“请二位随我来。”
    贾政和贾赦两兄弟连带着几个仆人,刚好住在一个很小院子,三间房子。
    旁人看他们兄弟二人各自带两个书童,还有一个车夫,又住一个院,已是极不错了。
    钟山书院出的秀才进士,比不上崇正书院,但钟山书院师资在几大书院中也能排上号。
    唯一不好就贵,但钟山书院也不是那等只要你有钱就能进的地儿。
    须得有学识,还要有三位有德之士作保写荐书。
    所以这里面的学员,都小有家资,且兴趣广泛,有些人并不是专程为读书而来,就为拓展交际圈。
    贾赦进到书院里,方觉这书院别有洞天,景色优美。
    只是景致再美,终有看腻的一天,贾赦半是抱怨半是夸奖对贾政道:
    “二弟真会找地方……”
    兄弟二人才安顿下来,马上就有住在隔壁小院的三个同窗结伴来串门。
    几人互相见礼,自我介绍。
    分别是钱塘人士陈深,姑苏人士王放,金陵人士张杰。
    贾赦打眼一瞧,三人小团队中说话最有分量的应该是张杰。
    瞧瞧这身绸缎儒衫外面还要骚气的罩着浅色纱衣,腰间羊脂玉环,扇坠上镶嵌着一颗祖母绿,头巾上的卷边用的都是银线,尽显低调奢华。
    早知道自己也弄一套穿穿,免得叫人看低了去。
    张杰倒也没有一来就摆出以貌取人的姿态,反而表现得十分谦和有礼。
    “二位仁兄皆姓贾,又从京城而来,不知和京城回来的国公府可有渊源?”
    贾赦心里嘀咕,这小子应该都打听得差不多了,他们两兄弟对外的介绍都是和那个贾家无关,怎么还问!
    贾政不疾不徐道:“虽说都沾
    贾字,祖上没交道和姻亲,只是这回入学,反是那边贾家的大儒帮忙做了保人。”
    众人摆出一副懂了的神情。
    贾赦补充道:“我们怎么会和公府有瓜葛,在下姓贾名赤,公府大爷……”
    贾赦被二弟拿着笔杆戳了一下后背,忽然反应过来,他们两兄弟尚未在外行走过,自己若是说出贾赦这个名字。
    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蠢,太蠢了!
    贾赦连忙打哈哈:“谁知公府大爷二爷又叫贾什么呢?!”
    张杰等人被他的幽默风趣逗乐,只让二人不必生疏,今后有事记得寻他们帮忙。
    寒暄几句,几人便借口不叨扰二人布置房舍离去。
    贾赦忽然觉得,此地也不是那么没意思。
    等拜访的人走远,贾敬才一脸幽怨:“大哥,言多必失……”
    贾赦无所谓:“这有什么办法,你倒是好,还叫贾正。”
    不过贾赦现在还不想透露真实身份,等到将来,他一定要给钟山书院一点小小的震撼!
    来到书院的第三天,贾赦已经勉强适应书院的床铺,又多认识了几个人。
    至于张杰等人对他们不冷不热,大约觉得两兄弟没有结交的价值,谈不上多热络,但也还有礼。
    等散学时候,夫子一走。
    张杰就从夹页里翻出一样好东西,站在凳子上大声嚷嚷:
    “新闻,金陵城里的新闻!”
    张杰说着就把手里的文书展开。
    三两个学子围上去:“这是什么?”
    张杰骄傲的扬起下巴:“我家小厮揭来的求贤榜啊?”
    “咱们有君子六艺,从京城来的荣国府为求女师,弄出一个什么……五育并举。”
    荣国府?!
    原本不想搭理张杰的两兄弟,同时顿住脚步。
    第18章
    五育并举?
    贾赦贾政作为儿子,听都没听他母亲提过的事。
    贾政大致能想到可能是母亲给家里姊妹们找先生想出的新法子。
    兄弟二人转身进去,其他好几个爱凑热闹的同窗早就把人团团围住。
    有人道:“真是新鲜……难不成是京城新出的?”
    贾赦撇撇嘴,京城里一直有消息过来,他可以保证,京城没听说有这种新鲜事。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