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第99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邱长风看着忙碌而认真寻找的身影,他们背上背着麻袋,将从地上翻起来的枯枝败叶和一堆腐烂的东西都堆在手推木车之中,地面露出薄薄的湿润的土层。
    这里的土地真是贫瘠啊,只有三公分不到的厚度,怪不得种不出什么庄稼来。邱长风感慨地想。
    一处的山麓已被清理大半,由于银子是从树根处捡到的,好多树木被砍伐,阳光透进来,瘴气瞬间飘散出去五六分。
    即便不用药丸塞住口鼻,在林中行走,也不会感到头晕恶心。
    “银子,啊银子!”有人捡到了半块碎银子,放声高喊起来。
    一些年轻力壮的蜂拥而上,疯狂地翻起地来。“银子,银子……”他们近乎疯狂地高喊:“我要银子……”
    林中有大胆的飞鸟,轻蔑地俯瞰一眼,拍拍翅膀飞走了。
    地面裸漏出来了!
    邱长风忽然意识到这是好事,他跟着师兄姜蘅三步并作两步往山坡上走,等他走到高点,往下一望,东北方,没有矿藏之象。
    西北方,毫无矿脉走势。
    ……
    二人细细堪矿。
    林子外面的日头从东方渐渐拂过,在西面放处万丈彩霞。黄昏了,林子中阴冷,昏暗,几乎看不清楚两米开外的东西。
    “姜道长,邱道长。”有人在山下喊人。
    是沈持听说姜、邱二人穿过密林上山,到了傍晚迟迟不见人出来,他怕出什么事情,让赵蟾桂带人来找。
    因为林子中被清理得比较疏朗,所以声音很快传了进来,邱长风声如洪钟大吼一声:“莫吵着贫道。”
    南边,对,正南方,不对,他手中的角尺旋转、对齐,再旋转又对齐……
    准、绳、规、矩……姜蘅飞快地计算着,而后一步一步往《周髀算经》说的“勾股共结一角”的方向走去。
    山下,看着日渐芒薄的夕阳,赵蟾桂越发不安,喊破了喉咙:“姜道长,邱道长,你听见了应一声,我好去找你们。”
    邱道长听见了他们的喊叫,他烦得恨不得立刻耳聋:别吵了,让贫道安静会儿行不行啊,沈持你会不会调~教下人啊。
    怎么一点儿眼色都没有。
    彼时姜蘅默默在心中翻书,“……李淳风注释‘以为句广三,股修四,径隅五……’”
    左一步,前三步,右后两步……
    他沉浸在堪矿的乐趣之中。
    赵蟾桂实在是得不到回应,带着人往山上冲——二位道长无论如何也不能出差错。
    等他沿着脚印找过半个山头,林中乌漆抹黑,幸而他们带了火把,照亮林中的路,找啊找啊……
    入夜时分,赵蟾桂听到一个震天响的声音:“有光泽,有光泽,是了,是了……”
    他吓得腿哆嗦:“两位道长都不小了一身老鸡皮哪儿来的光泽,你们放了他俩吧,别动他俩,别动他俩啊……”
    跟着他的人现在懂沈持说这人“爱演”是什么意思了。这架势开个脸登台就能唱戏!
    “赵大哥,那不就是邱道长的声音吗?”
    “你哪里听出……”赵蟾桂稳住心神仔细听了听:“乖乖,还真是两位道长,那边,快走。”他举着火把循着声音找过去。
    七拐八拐,当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走到哪里的时候,瞧见个人撅着屁股俯身在地上:“呜呜,师祖,你的徒子徒孙也找到朱砂矿了,这下咱们这一脉以后再不缺朱砂了……”
    用上好的朱砂炼丹他再也不炸炉了。
    他哭得很投入,赵蟾桂看得很动情,很想扑在地上跟邱长风一起哭。
    “道长,”赵蟾桂上前把邱长风搀扶起来:“林子里夜晚天气多变,说不定会遇到猛兽什么的,咱们赶紧下山吧,沈大人还在担忧二位道长呢。”
    邱长风跳起来:“贫道和姜师兄找到朱砂矿所在了,找到了,”他拉着赵蟾桂,极度兴奋地给他讲解:“往下挖最多十米,一定有最纯正最完整的朱砂矿,全是朱砂,全是……”
    “道长,”赵蟾桂让人先凿出痕迹做标记:“回去告诉大人,今晚开挖,说不定您明天一早就能看到朱砂了,好不好,咱们得赶紧下山把消息告诉大人,咱们,”他摊手道:“自己也挖不动对不对?”
    在他的甜言蜜语,啊呸,油腔滑调的蛊惑下,邱长风恋恋不舍地跟他们下山,回去。
    沈持正在书房看书,然听见院外一阵骚动,脚步声很是雀跃地传进来,而后,赵蟾桂疾风一般卷至门外:“大人,找到两位道长了。”
    沈持:“先喘口气,慢慢说。”人都找到了,还急什么。
    “我找到两位道长了,两位道长在山中探到朱砂矿的具体所在了。”赵蟾桂说道:“一铁锹挖下去就能出来。”
    沈持:“……”
    不大一会儿,胡见春得信儿,立刻把众人召集到堂屋中来议事。
    众人坐定后,邱长风双手交叉放在脑后枕着斜倚在座椅靠背上,他双目精光一道道往外放射,好像服了真仙丹一般,已经在酝酿白日飞升了。
    姜蘅还是一副笑呵呵的模样。
    胡见春瞧着他二人问:“二位道长,这个矿,好挖吗?”
    是铁锹能挖开的还是得需要点儿炸药?
    “说好挖也好挖,”姜蘅说道:“说不好挖,也难挖。”
    沈持微讶:“姜道长为何这么说?”
    油灯下,他的眼眸远看蒙上一层浅浅的淡蓝色,看着既清澈又慧黠。
    “胡大人,沈大人,”姜蘅肃然说道:“这里的土层很薄,囤不住水,要是再向下挖矿,江湖湖泊支流纵横复杂,很多地下暗河,只怕会山洪暴发,洪水泛滥,恐殃及此地百姓。”
    邱长风顺着他师兄的话说道:“到时候你们拍拍屁股走了,谁来管百姓死活,沈富贵,你说好挖还是不好挖?”
    沈持听他这么说,油然生出钦佩之情,没想到一个天天暴脾气,不离酒的道士,在找到矿藏之后,首先想到的是这个矿一开挖,会引发地质灾害,祸及黎民苍生。
    贫道这一派从不坑穷人苦命人。在禄县的时候,邱长风曾这么跟他说过,没想到,这竟是真的,真的。
    沈持说道:“二位道长的悲悯之心让在下深深愧疚,在下和胡大人定将此事上奏,不会不管黔地百姓死活。”
    邱长风烦躁地说道:“没找到矿的时候急,找到矿了细想起来还是急,贫道我该去给自己改改命了。”
    第102章
    沈持听了笑道:“邱道长不用那么麻烦改命, 改改你的急脾气就好。”
    众人听了哈哈大笑。
    邱长风瞪一眼沈持,手里握着的小皮鞭,不, 是拂尘蠢蠢欲动,今儿又该打孩子了。
    笑归笑, 胡见春接着说正事儿:“趁着陛下委派的其他大人还未到,咱们清闲两日, 把手头的账目点一点,预估一下铜仁开矿所需的银两数目, 尽快呈报给户部。”
    “沈大人, 咱们这些日子一直在往密林里撒银子, ”他说道:“前后出去有上百两了吧,这笔钱尽快做账写明。”
    让户部给拨付银子。
    他们工部是万万不能搭一两银子进去的。
    沈持对邱长风做了个讨饶的表情, 转而严肃地问:“胡大人可知当年开樊武县大万山朱砂矿时, 花了多少银两?”
    胡见春瞧着姜蘅:“大万山朱砂矿开采距今得有七八十年了吧?据工部文献记载,当年怕凿山穿洞引发山崩及洪水, 朝廷提前疏散了两个县的百姓, 光此事就花去一大笔银两, ”他又看着沈持说道:“沈大人猜猜,户部为此花了多少银两?”
    沈持:“哟,这个下官可猜不出来。”
    “那次开采大万山朱砂矿花费共三十万两白银,”严诩笑道:“光安置两县百姓便占去十四万两, 不是个小数目啊。”
    吕居笑道:“当今的户部尚书秦大人极是小气, 他手底下的人也一个比一个抠门, 下官敢说,俞大人此次一定是黑着脸来的。”
    毕竟是来往外掏钱的。
    之后开采出来的朱砂矿石或许大多数被用于朝廷工事的营造,可卖到市面上的不多, 这么一来,回流的银两寥寥无几。
    对户部来说是个吃亏的买卖。
    以户部尚书秦冲和素来的性子,花钱如要他命,估计这阵子都要睡不好觉了。
    沈持:“……”
    但愿这次开的矿产矿石量大些,刨除朝廷所用后,能有更多的朱砂矿石可卖,让秦大人看到些赚头。
    ……
    姜、邱两位道长堪明朱砂矿具体所在后,次日,他们不再向林中投放碎银子,上山的人一天颗粒无收,纷纷说道或许银子已经被捡完了。
    赵蟾桂在一旁煽风点火:“可不是嘛,你想啊,当年前朝运银子的车翻了之后,人家也是捡了一遍后才走的,本来就没多少嘛……”
    经过他一番“忽悠”,村民们悻悻地走了,有几个不死心的偷溜进去,赵蟾桂喊话:“进山的一定要在天黑之前出来,有迷路的,对着山下喊话……”
    看来今晚注定要守在这里了。
    对这些不听劝阻的人,他在心中嘀咕:大人心肠太好,换别人,谁管他们生死啊。
    ……
    之后,就等着户部侍郎朱文济等一行人到来了。日子甚是清闲,沈持又拿出史小将军的弩,对照前一阵子记录的数据进行演算。
    可还是找不出问题的所在。
    沈持在心中叹了口气:看来只有等到日后回了京,再慢慢推演琢磨了。
    众官员到的前一日,沈持他们在驿站中严阵以待。
    关起门来,赵蟾桂问沈持:“大人,这次开矿后,咱们能拿多少好处,大人回京就能升官吗?”
    沈持还没想过这个问题,一时被问住了,胡扯八道:“大抵等邱道长用开采出来的朱砂矿石炼出仙丹,看我顺眼的时候赠我一粒,白日飞升吧……”
    赵蟾桂:“……”
    “大人哎哟哟,那个叫什么来着……对,高处不胜寒,”他觉得成仙不好:“大人你怕冷,咱还是不去成仙了吧。”
    沈持噗嗤笑了:“别贫嘴。”
    他心道:升不升官的,要看皇帝的,他说不好。
    赵蟾桂挠头:“大人,其实要我说升不升官倒还是其次,大人办完这件差事,尽快回到京城后,趁早说门亲事才是正经。”
    他这么一算,沈持都十七了,老大不小的。
    不能在黔州府多耽搁时日。
    沈持:“……”
    他心道:你小子还挺能操心的啊。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