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同 - 第114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梦的黑夜幽深漫长,他想起了隋棠。
    朔康五年八月初三嫁给他。
    六年三月他们初相见,五月他出征在外,十月方归。
    七年正月再度出征,五月归来,七月离开,十月归家。
    至此一直相伴左右,四月尔。
    朔康八年二月,轮到她离开。
    他来来回回,她却一去不回。
    他们在一起,一共相处了一年零一个月,不到四百日。
    但是,他给她抓过兔子;她落水的时候,他毫不犹豫救她;她再落水,他深思熟虑去救她。他出征在外焦急地等待过她的信,想念甚至沉迷她的身体,她闯入他正在议事的书房他也不曾生气,他还赶走了自己的属臣给她梳头发,他们还有一个孩子……
    蔺稷仰躺在榻上,嘴角勾起,眼中灿若星辰。
    他很喜欢她。
    他是爱她的。
    他心中这样想,人便已经从榻上起身,传人侍奉笔墨。
    彼时乃鸿嘉三年腊月,乃封朱笔开年假的前一日,蔺稷拟了这年的最后一道旨意,天明发往尚书台。
    当日,尚书台未曾审核复命,只说因未见旨意附有“加急”记号,以为是寻常旨意,故而按秩序收整,眼下在审核的是关于二征南地三州和减轻徭役的事。
    蔺稷也未言,是不急,他还有好长的时间。
    只是这日旨意未过,便意味要到来年才会处理,因为翌日便开年假了。
    转眼正旦日,天子在德阳殿宴请百官。午后宴散,太后请天子于章台殿小坐,只说祖孙三代小聚天伦,蔺稷欣然而往。
    太后在湖心亭的暖阁见他,蔺稷穿廊过殿而来,闻得几声脆生生的银铃笑声。待转过假山,正欲踏上暖阁台阶,见得五六女郎在不远处的廊下捉迷藏。
    积日雪后,女郎们个个身披斗篷,唯有其中一个捉人的许是太热之故,这会正将斗篷脱下,转眼又嬉闹开来。
    她穿了一声鹅黄滚金袖沿的三重曲裾深衣,一条遮眼的白绫缠住眼眸,转身扑抓同伴,笑声阵阵。
    一袭音容就这
    般撞入蔺稷眼眸。
    蔺稷侧首看了眼牵着沛儿过来的太后,没有迎上去,只在原地等候。
    “陛下在此,还要喧哗?”太后冲着摸索上来的女郎们嗔道,“还不见过陛下?”
    诸人跪下请安,黄衣女郎离蔺稷最近,盈盈跪拜。
    “这是你舅父家的六妹妹杨安,以前见过面的。”
    蔺稷向沛儿招手,俯身一手抱起他,一手扶上太后,“都起来吧。”
    一行人在湖新亭坐下,杨安上来奉茶。
    “陛下用茶。”
    “衣服染泥了,去换一身。”蔺稷没有接茶,转身问,“母后寻儿臣,不知可有要事?”
    太后以目示意杨安退下更衣,笑道,“可大可小一桩事,乃你立后一事。你瞧瞧那丫头如何,知根知底的。”
    蔺稷一边陪沛儿玩鸠车一边道,“朕不喜欢她,让她出宫择个好人家。”
    太后未曾料到蔺稷这般直白,一时脸色不太好看,“我听尚书台说了,你要追封隋氏为皇后。何苦来着,她一个前朝公主,虽说诞育有功,但你看看你怀里这个……”
    “就是个病秧子,一年有半年都离不开药。”太后叹气道,“我也瞧出来了,你到底还是对隋氏上心了。说是过了周年祭便立后,但这一晃都拖了快三年了,何苦来哉!”
    “母后知我心思,今日还让表妹作如此扮相,是想告诉我逝者已矣,还是想说有人可替代皇后?”
    黄裳简薄,白绫覆眼,是隋棠初见蔺稷时的模样。
    这话落下时,杨安正好回来亭中,伏在阶陛重拜天子。
    她没有换去衣裳,只将尘埃拂了,便又洁洁娉婷,身姿婀娜。
    蔺稷目光划过,回首太后依旧话语平和,“朕不仅要追封她皇后,还要取消选妃,闭了后廷。”
    “你疯了。”太后闻言大惊,“你乃天子,身负社稷传承,怎能如此任性?”
    “母后,朕没有疯,相反朕非常清醒。”蔺稷轻轻拍着沛儿背脊,安抚他,抬眸看愤而起身的太后,“朕今日坐江山,原是靠着一刀一剑,一战一城打下来的。朕不需要以后廷牵制前朝,朕择人为后,只有一个要求,朕喜欢她,爱重她。”
    “所以之前没有追封她为皇后,正是因为朕不觉得自己爱她。可是这两年来,朕很确定,我爱她。我爱她,便当给她天下殊荣,让她与朕同尊。”
    “你还说你没疯,死后追封,冠以尊荣,归根到底不过是做给活人看的,除了能让你自个好受点,还有何用?”
    太后扬声,沛儿一个激灵缩到父亲怀中。
    蔺稷拍了拍他,将他抱着站起身来,看了太后半晌,低眉笑了笑道,“当年沛儿还在她腹中时,她之所求,就是让沛儿平安康健。甚至为保他安宁,她不惜求我将他送人或是当养子收养,千万别说是她亲子。可见,她根本就不在乎地位荣宠。我们今日相争的这些,于她眼中,许皆为浮云。”
    “既如此,那你何必非要折腾?”
    “阿母——”蔺稷没有回答她的话,只低声道,“我以前是恼过你不顾大局为我接了这桩姻缘,但是如今我一点也不恼了。相反,我特别感激您,让我和殿下成婚,生儿育女。”
    “殿下不在了,也不要紧。我还在,我还有后半生,我会好好爱她。”
    “这是什么疯话,她都不在了,你还怎么去爱?”太后瞠目结舌。
    蔺稷平静道,“我爱她,同她在不在,生或死,都无关系。”
    这一日,蔺稷将沛儿抱离章台殿时,对着跪在阶陛上的女郎道,“换身衣服,出宫去罢,寻个好人家。”
    女郎垂首未动,眼中凝着几点倨傲的光。
    太后也不发话,尤自僵着,半晌道,“她是你亲舅舅的女儿,没有辱没你。”
    蔺稷颔首,抚着怀中稚子,对左右道,“剥了她衣裳,丢去白马寺,非死不得出。”
    他从阶陛下,回首对母亲道,“朕是天子。”
    一瞬间,太后跌坐,女郎哭泣。
    同日里,尚书台左中丞杨堂因泄露旨意之罪下狱,罢官削爵,流放幽州。这罚原是过了,太重。
    然无人有闲暇理会这处。
    因为尚书台出了更大的事,有一道旨意未曾审核便被天子召回,天子于勤政殿直接按了玺印,昭告天下。
    旨意不过尚书台而由天子一锤定音,便意味着尚书台就此形同虚设。
    而那诏书寥寥数句,旨在一句话:追封隋棠为后,立长子为储君。
    盖因这日出了太多事,原本众望所归的女郎转眼成了缁衣加身的僧尼,前程似锦的高官被放逐千里,位高权重的执政机构分崩瓦解,一时间群臣瑟瑟,皆静默无声。
    蔺稷从内侍监口中闻来外头的反应时,正在寝殿给沛儿喂药。
    那日,太后说他之所为不过是做给活人看的,是为了让自己好过些。
    确实如此,他就是为了让自己好过些。
    “阿翁想好过些,这有什么错吗?”他看着昏迷在榻、喂不进药的孩子,颓败的放下药盏,给他擦去鼻口的血渍。
    尤似看到隋棠当年。
    医官确诊,沛儿如此孱弱,非早产之故,乃胎中遗毒。
    今岁开始,随着一场风寒,发作了。
    第72章 旧梦窥前世5(浮生)……
    两年后。
    鸿嘉六年二月初三, 隋棠五周年祭。
    时值沛儿清醒,精神大好,蔺稷带他前往祭拜。
    因他身子太弱, 无法久行山路,故而一路都是乘马车前行。
    五岁的孩子本是规矩坐在车中, 然到底阻挡不住外头的新鲜,伏在父亲腿上小憩了一个多时辰, 养足精神后,便爬起来趴在窗前欣赏外头的景色。
    “父皇, 翠云峰到了, 过了,过了!”小皇子转过头,急急抓上蔺稷手腕,“母后的墓地过了!”
    五年来, 初时两年,当他是早产羸弱, 金尊玉贵养在宫中温室里,从未带他出来。原是连蔺稷也鬼使神差不曾来看过隋棠。
    三周年祭的时候,昭告天下封母子二人为后为储, 孩子被他领回身边亲自抚养,自该带来给她看看。但偏偏就在这一年,捧在掌心不过月余, 医官便告知他胎中带毒, 时日无多。
    于是, 三周年祭,蔺稷一个人来的。四周年时,沛儿昏迷在榻, 还是蔺稷独来。
    孩子被医药吊着,听父亲讲外头的世界,讲他的母亲。
    蔺稷讲不了隋棠太多的事,因为他自个都不晓得。为此,不惜跑去广林园寻隋霖,然隋霖比他知道的还要少。
    能讲的便是如何接回隋棠,如何让太医令凿掉了她半颗牙齿,如何将毒封入她牙口,还有隋棠如何发现自己中毒但又寻不到解药,被他骗着继续留在他身边,后又猜测许是她知道了毒药无解,所以抗旨不遵,于君不忠,于母不孝,想死又舍不得死,因为她有了身孕,将死之躯在孕育新生命……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