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 第296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白哈哈大笑道:“你想多了,我大唐必会继续繁盛下去!”
    杜牧想起了曾经的《阿房宫赋》,对天幕再次无语:“我这首诗可不是夸唐玄宗的!”
    【如果说,提及秦朝就必须讲秦始皇,提及汉朝就必须说汉武帝,那么,唐太宗李世民便是唐朝无法忽略的白月光。下次直播,我们将走进李世民,见证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见证李世民从一个没有继承权的秦王,到天下之主的升级之路!】
    天幕暗了下去,平行时空的观众却有些意犹未尽。
    唐朝之前的人都想知道李世民是如何上位的。
    杨坚猜测:“不会是如同杨广一样哄骗君父吧?”
    刘彻想起自己的父皇,断言道:“定是李渊废太子,立秦王。”
    就像他的大哥刘荣也没有什么错,但为了大汉的长治久安,就必须要有所取舍。
    刘邦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自己已经看清了李渊的为人,“一大半天下都是秦王打下来的,李世民威胁的仅仅是李建成的太子之位吗?不,是李渊的皇位啊!”
    始皇为几百年后的秦王惋惜:“可惜了……”这若是他的儿子该多好。
    扶苏:想要取得父皇的满意怎么就那么难。
    第277章 玄武之变
    开皇年间,李渊被一纸诏令召回京城,他与夫人窦氏带着他们刚出生的小儿子战战兢兢的上路了。
    不过等他们胆战心惊地来到长安,却只是被软禁在府中,曾预想过的所有悲惨结局都没有发生。
    杨坚忙着应对因天幕造成的各种麻烦,忙着安抚天下百姓,忙着修复被隋炀帝的暴行扰乱的人心,根本没有时间思考李渊之事。
    大业年间
    李渊只是困居晋阳的一方诸侯,远没有后来的权势,也没有后来的多疑。
    他对端坐在帐中的李世民道:“有天幕为鉴,为父将来定会立你为太子。”这样有能力的人是他的儿子,他的心中是很骄傲的!
    李世民对此不置可否,他不知道的是,在历史上,李渊也曾说过这样的话,只是最终并没有实现。
    李世民的部下心思浮动,就连李渊的很多部下都想要调转门户,直接投靠李世民。
    毕竟跟着大佬才能建功立业,青史留名啊!
    各路起义军都看到了自己的结局,他们也要为自己的将来做出取舍。
    窦建德的部下劝他投靠李世民,窦建德也有些意动。
    听天幕的意思,李世民是个明主,不如早早投靠,为手下兄弟谋一条出路,也为河北人民谋一条生路!
    如窦建德一般选择的人不少,当然也有人野心膨胀,觉得只要杀了李世民,天下就是他的。
    其中的代表就是李密与王世充……
    武德年间的君臣是最着急的,他们都急于知晓未来之事。天幕暗下去的七天时间,秦王府众人还算淡定,太子府属臣与左右摇摆之人却四处寻找门路,都想要在天幕剧透之前投靠秦王,谋一个从龙之功!
    李建成尚未被废,却已经被群臣抛弃。
    对此,魏征有六点要说:……早就劝你杀了秦王,你却不肯听!
    贞观年间
    李世民对群臣宣布:“朕想要遴选河北之人进入朝堂,最好是与窦建德、刘黑闼有关之人。”
    唐朝虽有科举,但唐初最主要的入仕途径还是举荐恩荫,即便是科举也被世家大族把持,根本没有寒门的出头之日。
    天策府旧人不会对陛下的决定提出任何异议,只有被侵犯了利益的世家大族有些不满。
    但天幕之下,李世民的威望达到顶峰,他们谁都不肯做出头鸟,只能用拖字诀应对。
    七日之后,天幕如期而至。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中原王朝!】
    【唐朝有千古一帝李世民,有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有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有诗坛领袖诗仙诗圣……直到今天,很多外国人依旧称中国人为唐人,海外华人聚集地依旧被称为“唐人街”!】
    评论区
    “强汉盛唐,这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远的两个朝代!”
    “天下为一,万邦来朝!”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
    “……”对此,李世民悲喜交加,他百思不得其解:我大唐怎么就出了一个女皇帝!
    长孙皇后:天幕曾说,唐之后的女子姓名多不见于史册,但唐朝却有个女皇帝,仅此一项便胜过了其他朝代。
    因天幕出现而觉醒的自主意识,让她对有能力的女性天然多一分好感!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渊,但更多的人习惯将李世民视为唐朝的开创者,不仅仅因为他在建国之初彪炳史册的战功,更是因为他开创的贞观之治成为后世治世的典范,他本人也成为唐朝及之后所有王朝向往的白月光!】
    评论区
    “唐朝之前,人们向往的是三代的圣人之治,唐朝之后,人们向往的是贞观!”
    “唐朝之前明君的代表是汉文帝刘恒,唐朝之后,明君的代表是李世民!”
    李世民看向长孙皇后,眼中的喜悦都快要溢出来了。
    长孙皇后轻声对他说道:“二郎,你做到了!”
    “别人家的孩子——李世民!”
    “十六岁,雁门关救驾。”
    “十七岁,跟着父亲平定山西叛乱。”
    “十八岁,劝父起兵,斩杀宋老生,率军攻破长安!”
    “十九岁,浅水原之战灭西秦,荡平西北,横扫关中!”
    “二十岁,打败刘武周宋金刚大军,收复太原!”
    “二十二岁,虎牢关一战擒双王,中原平定,封无可封,册为天策上将!”
    “二十三岁,平定刘黑闼、徐元朗起义。”
    “……”
    “二凤的文治比武功更强,这可是谥号文帝的皇帝!”
    刘彻瞳孔放大:“他的谥号居然是文帝?”
    他想起自己的祖父,突然觉得李世民的形象太过割裂了。
    【武德七年,天下恢复了安定,李世民这个沙场雄鹰也回到了长安,享受难得的安宁时光,但唐朝初年的皇位之争将他再次拉到了修罗场。】
    【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建成与李世民兄弟二人配合默契,直到建立唐朝,天下一统!李建成这个太子当的中规中矩,但李世民这个秦王却太过耀眼了!】
    【李建成自知自己的军功与威望都不及李世民,心生忌惮,与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排挤陷害李世民。】
    【李渊登基后宠幸了许多嫔妃,生了二十多个小皇子,他们的母亲争相结交年长的皇子,稳固自己的地位。李建成与李元吉也曲意逢迎,利用她们在李渊耳边吹枕边风,增强自己的筹码。】
    评论区
    “据说,尹德妃和张婕妤与他们乱伦私通!”
    武德年间的朝堂顿时响起了一片吸气声!
    李建成急的面红耳赤,忙向李渊解释:“阿耶明鉴,儿臣断不会行此乱伦之事!”他又不是没见过女人,何必给自己惹一身腥。
    于是群臣的目光又转向了齐王李元吉,李元吉自上次天幕将他做过的破事一一揭穿后,就破罐破摔了,根本不在乎群臣的目光,反正父皇又不会相信,更不会因为这样的理由惩罚他。
    【新朝初立,太子东宫,各王公,外戚之家在长安横行霸道,为非作歹,主管部门却不敢管理,只有李世民不肯曲意奉承,便得了他们一致的诋毁。】
    评论区
    “李世民收复洛阳后,李渊让后妃挑选隋朝宫殿中的珍藏,贵妃等人便仗着李渊的势,向李世民讨要珍宝。李世民早已经将所有珍宝造册,上交朝廷,又不肯许诺他们任何官职,便被他们嫉恨。”
    “王朝初年的风气往往能影响整个朝代,唐朝虽然初建,却已经有了王朝末年之相。”
    李渊:!!!
    “淮安王李神通因军功,得到李世民封赏的几十顷土地,李渊的宠妃张婕妤也看中了这些土地,想要送给她的父亲,李渊答应了张婕妤。但李神通不想将用功劳换来的土地白白送人,便没有让出土地。”
    “张婕妤立刻对李渊吹枕边风,颠倒黑白,诬陷秦王夺走了李渊赏赐给她父亲的土地,赏给李神通,李渊得知此事后大怒,斥责了李世民。”
    “前后顺序一颠倒,张婕妤就从施暴者变成了受害者。”
    “李渊没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吗,怎么就被一个后妃牵着鼻子走。”
    李渊眼角抽搐:真相居然是这样的!
    李世民曾多次解释这件事,但李渊始终不肯相信。
    李世民早已看透了他的父亲,他不过是觉得这只是一件“小事”罢了,正好还能用这件“小事”敲打自己。
    却不曾想,李神通就是因此才投入了自己的阵营。
    李世民:谢谢阿耶的助攻!
    “尹德妃的父亲尹阿鼠嚣张跋扈,目无王法,时任秦王府属官的杜如晦路过他的门前,就被他的家僮拉下马来,暴打了一顿,还打断了杜如晦的一根手指。”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