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 第290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坚:土地肥沃,人口繁盛,又有潼关天险,怪不得李渊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因此,占据长安的李唐王朝成了所有人的眼中钉,第一个发动攻势的便是占据陇西的西秦霸王薛举!】
    评论区
    “薛举这个西秦霸王的名号可不是吹出来的,他被称为当世项羽!”
    刘邦:“嚯!让乃公看看,薛举这个霸王有没有水分!”
    “大业十三年,关中爆发大饥荒,无数流民聚集为盗,金城县令郝瑗为了讨伐盗匪,在当地招募兵卒,校尉薛举被选为将军。”
    “谁知,薛举却和其子薛仁杲劫持县令郝瑗,起兵反隋,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自称西秦霸王!”
    “在金城附近驻扎着隋朝将领皇甫绾的一万大军,薛举率精兵两千前往袭击,就在此时,风雨相助,薛举身先士卒,率军突击,皇甫绾大军惨败!”
    “从薛举起兵开始,短短十天时间,他便聚集了十三万兵马,尽占陇西之地!”
    刘邦微微坐直,感慨道:“此人倒是颇有几分项羽的风采……”
    也让他想起了一些不好的回忆。
    【大业十三年七月,薛举在兰州称帝,他号称拥兵三十万,势力强大,将关中当做自己的禁、脔,自然不想将到嘴的肥肉拱手相让。李渊占据长安后,他多次骚扰,都被李世民击败。】
    评论区
    “薛举的骚扰被李世民拍了回去,他惊恐万分的对部下说:自古以来有投降的天子吗?”
    “有个下属以赵佗、刘禅为例,劝薛举投降。另一个属下却以刘邦、刘备屡败屡战,劝他抵抗到底,等待时机。劝他坚持的就是曾经被他挟持的金城县令郝瑗,后来成为了他的谋主!”
    【武德元年,李渊称帝不久,薛举便大举进攻,李世民作为元帅迎战薛举,唐朝开国后的第一场大战就此拉开帷幕!】
    【李世民认为薛举军粮匮乏,一定急于决战,他们只要坚守不出,就能拖垮敌军。后来的事实证明,李世民的军事眼光是独到的。但就在此时,李世民得了疟疾,只能在后方修养,前线指挥换成了刘文静和殷开山。】
    【此二人仗着己方人多势众,根本看不上薛举,在薛举多次挑战下,离开城池与薛举野战,被薛举从后方袭击,大军溃败,死者多达六成!李世民见大势已去,只能带着大军退回长安。】
    评论区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唯一一个打败过李世民的人。”
    “可惜他死的太早了,李世民没有机会找回场子了。”
    “父债子偿,他的儿子会还回来的。”
    “记住这个地方——浅水原,我们二凤主打一个在哪里跌倒就在那里站起来!”
    ……
    李世民吃惊:“二凤是指朕!”
    长孙皇后揶揄道:“应是后世之人对二哥的昵称。”
    李世民自我开解:“比起汉武帝的猪猪,二凤也不错了。”
    刘彻:你礼貌吗!
    【战后,薛举很快就病死了,他的儿子薛仁杲继位。】
    薛举惊恐道:“难道是因为某打败了千古一帝,被天地不容,才会遭此报应!”
    这报应来的也太快了!
    评论区
    “薛举生病了不肯找大夫,而是相信一个巫师,果不其然,一命呜呼了……”
    “封建迷信害死人啊!”
    薛举疯狂摇头:“某不信,必不会是这么简单的原因!”
    【李渊采用远交近攻之策,交好盘踞凉州的李轨,又命李世民为帅攻打薛仁杲,薛仁杲败于李世民之手,被唐军俘杀,西北的大片土地归李唐所有!而此时,薛举尚未来的及安葬……】
    评论区
    “薛仁杲多次挑战,李世民都坚守不出,面对战场,他有着积年老将一般的冷静,一点也不像是冲动的青年人。”
    “两军相持六十天,薛仁杲的军粮都消耗完了,他的一些部下受不了,直接投降李世民。”
    “李世民见时机已到,在浅水原摆开阵势,引诱敌军来攻。等到薛仁杲的军队人疲马乏,无以为继之时,李世民带着大军出其不意地从后方出现。”
    “他身先士卒,带着几十个骑兵冲入敌阵,奋力砍杀,薛仁杲的军队大败,数千人被阵斩!”
    始皇赞叹:“真是一员骁将啊!”
    刘·收集癖·彻:“想要!”
    【浅水原之战中,李世民抓住有利时机,前后夹击,以步兵坚守挫其锐气,以骑兵突袭攻破敌军。这一套兵法便是李世民的得意之作,在此后对战刘武周、宋金刚、窦建德等人之时,多次出场,彰显了李世民超乎寻常的军事才能!】
    霍去病:“此法看似简单,却极其考验将领对时机的把握,一旦错过时机,步兵被绞杀,骑兵无功而返,也就无法复制这样的胜利了!”
    贞观年间。
    程知节好奇道:“刚开始陛下野战打败敌人,敌人还有坚固的城池,而陛下却无攻城利器,为何以轻骑兵直取敌方城池,这也太冒险了!”
    李世民解释道:“薛仁杲携大胜之势来攻,对我军多有轻视。朕虽击败了他,但并没有杀多少人,若是残兵败将退回城中,休整之后又成大患,那就不可战胜了。趁着敌方城池空虚,一鼓作气,胁迫对方投降,这就是朕早已定好的计划!”
    程知节叹服道:“陛下走一步想三步,臣等自愧不如!”
    【李世民凯旋而归,被李渊封为太尉,陕东道行台尚书令,镇守长春宫,关东兵马全部受他节制调度。不久又加封左武侯大将军、凉州总管!】
    【薛举父子起事之初尚且能够将百姓放在眼里,开仓放粮,做了一些利民之事。但当他实力大涨后,却私欲膨胀,一心只想着称王称帝,甚至变成了杀人狂魔!幸运的是薛举很快就被李唐所灭,没有来得及祸乱天下!】
    评论区
    “薛举父子战后滥杀俘虏,那些俘虏临死之前还要被残忍的肉刑折磨,简直就是个屠夫。”
    刘邦不怀好意的笑道:“若是从这方面来看,薛举还真是项羽第二呢,呵呵!”
    【盘踞凉州的李轨自立为帝,却因为猜忌毒杀自己的谋主,致使部下离心,内部矛盾激化,自相残杀。李轨的部下引胡人围城发动兵变,他自己也被押送到长安,斩首示众!自此,河西走廊为李唐所有!】
    评论区
    “李轨家中豪富,早年经常接济别人,备受同乡称赞,薛举在陇西作乱之时,李轨联合同乡举兵自保,自封为河西大凉王。”
    “李轨从起兵到被杀,还不到三年时间!”
    “他多疑猜忌,朝令夕改,自视甚大,目光短浅,缺乏全局观念,没有治国之才,又枉杀忠良,仅占据河西之地就敢称帝,果不其然失败了!”
    【就在唐朝扫清西北的威胁之时,盘踞山西北方的刘武周率大军进攻李唐的老家太原。此战,唐军战败,留守太原的齐王李元吉弃城而逃!】
    评论区
    “武德二年三月,刘武周与突厥联合,率军两万南侵晋阳,留守并州的齐王李元吉派出步兵抵御,结果全军覆没!”
    “榆次、平遥、介休相继被刘武周攻破,李渊派出的援军也被刘武周击败,主帅裴寂只身逃走。”
    “裴寂性格怯懦,根本没有将帅之能,他为了阻挡刘武周的攻势,居然将当地居民拘禁在城堡中,坚壁清野,烧毁了他们所有的积蓄,无数百姓被迫成为强盗。”
    “夏县的农民军首领吕崇茂自称魏王,响应刘武周,裴寂前去讨伐,居然被农民军打败。”
    武德年间
    裴寂只觉的一张老脸都被人扔在地上踩,不过,他的脸皮够厚,对此情形依旧能维持住自己的表情,只当天幕说的不是自己。
    “裴寂在历史上的评价是才智平庸,作战,每战皆败,为政,亦无政绩。”
    “裴寂能成为宰相全靠他能讨李渊的欢心,李渊对他言听计从,满朝文武无人能及!”
    提及裴寂,李世民便想起了刘文静,被冤杀的刘文静!
    “裴寂还有一大罪过便是馋杀功臣,裴寂与刘文静都是李渊在太原时的从龙之臣,刘文静的才能远在裴寂之上,又有军功,地位却远不及裴寂,心中不免生出怨怼,与裴寂矛盾渐深。”
    “一次,刘文静醉后口出怨言,说定要斩杀裴寂,被人抓住把柄诬告谋反。李渊将他交给裴寂与萧瑀一起审理,萧瑀、李世民、李纲都为刘文静喊冤,只有裴寂趁机进谗言。李渊对刘文静本就有猜忌之心,立刻将其斩首抄家!”
    这下,裴寂再也不能装作视而不见了,他呼哧呼哧喘着粗气,想为自己辩解,却又心里有鬼,不知该说什么。
    太极殿中,裴寂两眼一翻,瘫倒在地,不省人事……
    逃避虽然可耻,但有用啊!
    第272章 隋末乱世
    贞观年间。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