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 第129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虞诩的观点让当时参会的各位大佬冷汗直冒,险些铸成大错,随后虞诩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召集凉州的勇武之士,授予他们官职,让他们驻守凉州,既可平定凉州的骚乱,也可以防守羌人的袭击,大汉军队则可以全力驻防并州。】
    评论区
    “虞诩一生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政绩斐然,不畏权贵。”
    “可惜邓绥死后,东汉朝局一片糜烂,他的刚正不阿得罪了不少人,一生九次被斥责,三次被惩罚,但他至死不改其志!”
    ……
    刘肇来不及细想日后的朝局会便成什么样子,终究是事在人为,人才最重要,他问群臣:“虞诩如今在何地,可曾入朝为官?”
    “未曾听闻,大概尚在民间吧。”
    刘肇感叹一声:“此人既能治民,又能治军,这才是经略西域的最佳人选啊!”
    【永初三年(109年),中原大地水旱灾害频发,天灾之下民不聊生,中原地区流民无数。南匈奴万氏尸逐鞮单于认为汉人已被天灾屠戮殆尽,中原定然无人驻守,正是匈奴崛起的大好时机。便联合乌桓、鲜卑造反,他们派兵入侵五原郡,五原郡的汉军毫无防备被匈奴人打败,当地吏民惨遭屠戮……】
    刘肇冷哼道:“蛮夷之辈,贼心不死,抓住机会就想反叛!”
    邓绥:“那些人畏威而不怀德,又无法彻底消灭,只能保持自身的强大,将他们伸出的爪子一一斩断!”
    【邓绥派出何熙等大将率两万大军迎战,梁慬率八千多人与匈奴左将军,乌桓首领交战,阵斩主帅。南匈奴单于亲率八千骑兵迎击,包围梁慬的军队,危机时刻梁慬奋勇当先,披坚执锐,率领麾下汉军冲破包围圈,南匈奴单于只能带着自己的军队退回虎泽,坚守不出。】
    【庞雄与梁慬、耿种率一万六千步骑包围虎泽,面对两倍于己的汉军,匈奴单于惊恐万分,不敢抵抗。他亲自脱帽光脚前往洛阳请罪,成了大汉的人质,乌桓也重新归附汉朝,鲜卑人逃回漠北!】
    刘肇拍案而起:“打得好!”
    刘彻哈哈大笑:“好!这才是我大汉的风格!”他对邓绥极其欣赏,若此人在本朝,定要给她一个官职,让她尽展所长!
    刘秀眼巴巴:“若不是国内尚未完全安定,朕也想亲征匈奴!”
    刘庄沉思:“朕原计划过些年再出兵,如今看来,必须早做准备了。”
    ……
    【直到元初五年(118年),北匈奴单于在朔方投降大汉,西北方的边患才告一段落。东北方的高句丽被东汉的国力震慑,请求内附。高句丽北边的扶余国也积极归附大汉。】
    杨坚惊叹于高句丽的长命,中原王朝都改朝换代这么多次了,高句丽怎么还在。
    是的,高句丽从公元前1世纪,苟到了公元7世纪,存在了整整八百年!
    而扶余国也从公元前2世纪,苟到了公元5世纪,最终被高句丽灭国,建国七百年!
    这几百年他们与中原的关系时战时和,中原强大时,他们就是中原的羁縻国,中原分裂时,他们就趁机扩张领土,生命力极其顽强!
    杨广自信的对群臣道:“朕发兵百万却没有攻破高句丽的城池,都是将帅无能,军士怯战,下一次朕要亲自上阵,在前线指挥,定能一举灭掉那个蕞尔小国!”
    群臣:不要啊,陛下!
    李世民跃跃欲试:“一个小小的高句丽连累的隋朝灭国,朕定要做好万全准备,可不能倒在前朝的车辙上。”
    李治得意一笑:“嘿嘿,阿耶,稚奴已经灭了高句丽,帮你报仇了!”
    【元初六年(119年),鲜卑再次反叛,邓遵、马续大破鲜卑,鲜卑首领投降。】
    评论区
    “鲜卑原本是发起于大兴安岭的东胡部落,当年东胡被冒顿单于打败后,分成了两部,他们在乌桓山和鲜卑山落地生根,就以这两个山为部落名,成为匈奴的附属部落。”
    始皇:原来是东胡!
    刘邦:东胡被匈奴打败,失去了自己的领土,只能在穷山恶水的地方苟延残喘。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若是联合东胡再加上西边的小国,一起夹击匈奴,到时候冒顿也得拙襟见肘吧。
    “匈奴被大汉打败,逃亡西方后,鲜卑乌桓这些部落趁机崛起,占据北部的大草原。”
    “游牧民族都是一样的,他们逐水草而居,没有足够的粮食,只能南下劫掠,但这两个部落一次次被大汉打败,只能选择投降,维持生活。”
    “鲜卑真正崛起要到两晋时期了……”
    “不想提起晋朝,丑拒!”
    “就是,东汉末年中原混战的时候,曹操还能把鲜卑、乌桓按在地上摩擦,到了大一统的晋朝反而不行了……”
    南北朝鲜卑族人建立的国家看着自家老祖宗的历史,都挺好奇,他们国家没有详细的信史,所有历史都要靠大汉记录,老祖宗们做的事也只能从长辈的口口相传中流传下来,很多事情都是模糊不清的。
    刘肇问邓绥:“邓遵是卿的堂弟吧。”
    邓绥点头道:“回禀陛下,是的,他如今尚未及冠,还在家中学习。”
    刘肇:“有才之人不必拘泥于年龄,卿的家人都是国之栋梁,邓骘、邓遵朕都要重用!”
    邓绥立刻就要推辞:“陛下,外戚……”
    刘肇打断了邓绥的话:“卿不必推辞,这是他们应得的,不是因为他们是你的亲人,而是因为他们对大汉的功绩!”
    邓绥不再反对,却不免满心忧虑。窦宪难道没有才干吗,只不过他将所有的功劳都用来争权夺利,终究为人所不齿。
    日后对邓家子弟的品行还是要严格约束,不能松懈!
    【为了稳定北方边境,邓绥在护乌桓校尉驻扎的宁城建立互市,接纳鲜卑120个部落的质子入朝。】
    评论区
    “质子大军!”
    “要做父亲最勇敢的儿子。”
    “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
    “……”评论区被现代观众玩坏了,平行时空的观众却看的一头雾水,不过一个质子,怎么就能讨论的这么欢乐……
    【不只是西方、北方陆地边境有战乱,便是东部沿海也有盗贼扣边。永初三年(109年),张柏路率三千海盗入侵沿海九郡,邓绥派御史庞雄率军讨伐,张柏路很快便被迫投降,但他贼心不死,降而复叛,再度作乱。邓绥再次派兵数万,连战皆捷,大破海盗!】
    评论区
    “这是历史上最早的海盗吧。”
    【这时,邓绥下令招降海盗,但朝臣却有不同意见,他们想要乘胜追击,一举歼灭海盗。事实证明,穷追猛打只会让海盗逃亡深海,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也无法全歼。若是先行招安,反而能让海盗放松警惕,自行解散。】
    【海盗们庆幸自己逃过一劫,他们归还了掳走的百姓,逃回海上生活。但他们不事生产,在海岛上坐吃山空,很快便面临粮食危机,只能再次举兵犯境,被以逸待劳的汉军一举攻破。张柏路逃亡辽东,被当地百姓斩杀,从此东部沿海得到了安宁。】
    平行时空的王侯将相感叹着满朝文武不如一个女人,却也不得不为邓绥的眼界和谋略深深叹服!
    就连吕雉、武则天也十分欣赏这位同行者!
    【元初五年(118年),西南方的夷人趁机叛乱,焚烧城池,解决百姓,聚众十万余人。邓绥让西南三郡自行征集武士,重金悬赏,很快便打败了夷人。夷人首领封离恐惧之下,杀死了自己的同谋,投降大汉,得到了优厚的待遇,于是,西汉地区三十六的夷族部落纷纷归附。】
    评论区
    “666!”
    “听我说,谢谢你!”
    “战败先杀队友……”
    刘肇感慨道:“这可真是东南西北都是敌人,四面烽火处处狼烟,中原大地还有天灾肆虐,这也太难了!”他为邓绥感到难过。
    邓绥却没有感慨时局的艰难,而是积极应对:“朝廷大军都在北方和西方边境防御匈奴、鲜卑、乌桓人,西南地区的夷人只能让他们自行解决了。”
    还好,西南夷人实力不强,益州刺史应对有方!
    第120章 女君天下
    【汉和帝在位时,北匈奴就曾请求和亲,但却没有准备彩礼,被汉和帝拒绝。等到邓绥在位时,他们再次提起和亲,还想让自家的王子侍奉邓太后,依旧被拒绝。】
    评论区
    “山不来就我,我去就山。”
    “匈奴也是挺执着。”
    “他们不是还在跟大汉打仗吗,怎么又和亲了?”
    “打仗的是南匈奴,北匈奴跟西域一起早就被收拾了。”
    “日本也送过来160个男仆,嘿嘿!”
    “听说邓绥姐姐长得很高的,日本的男仆……”
    汉语就是有这样的魅力,仅从几个文字中便能品出说话人的语气,邓绥看的好笑,刘肇却有些酸。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