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办个同窗宴,满朝文武都来了 - 第379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负责操作火炮的,都是祝青岩从京城带来的经过专门训练的炮手,也只有他们知道如何操作。
    可谁知龙不欺还没有下令点火,“万钧”竟然自己爆炸了!
    离得最近的四名炮手也被顷刻间炸得支离破碎,其他人则是伤势有轻有重。
    “不对,万钧明明还没有到达使用上限,怎么会自己炸了……”
    祝青岩喃喃自语片刻,奈何她与龙不欺都不懂火炮的制造,无论如何也想不出头绪。
    龙不欺的脸色十分难看。
    “使君,咱们一共只有三门火炮。
    天威使用次数已尽,如今万钧也毁了。
    就只剩下神御还能用五次……”
    五发炮弹,若真临阵御敌,根本不够用。
    镇北王比狐狸还精,上过一次当,怎么可能再骗他第二次?
    祝青岩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万钧虽然毁了,但好在镇北王并不知道自己这边的真实状况。
    方才自己那番虚张声势,镇北王虽未全信,却也定然有所忌惮。
    短期之内,他应该不敢冒险举大兵来犯。
    祝青岩思量一阵,让龙不欺先带人返回青石关内再说,并叮嘱他将那一地的碎铁块带上。
    “这都炸成这样了,还拾回去干啥……”龙不欺不解。
    祝青岩只让他照做。
    虽然她不明白这火炮制造的门道,但无论如何,她觉得这火炮残骸也不能让敌人捡了去。
    ……
    青石关的情况尚未传回京城,但燕修云已经得到了澹州失守的消息。
    一时间,朝野震动。
    澹州失守,一旦镇北王再打下东边的青石关和云州,京城门户大开,社稷危矣。
    燕修云立刻召集群臣,宣布了一个惊天决定——
    集结京城守军,御驾亲征!
    此言一出,立刻遭到一众大臣反对。
    兵部尚书第一个站出来道:
    “陛下,京城驻军加起来也不过三万之众,驰援西北不过是杯水车薪。
    更何况边疆遥远,且战场之上,箭矢无眼。您若有个万一,国家将何以安定?社稷将何以托付?请陛下以大局为重,收回成命。”
    群臣立即附和:
    “请陛下收回成命!”
    燕修云却大手一挥,沉声道:
    “如今朝廷与镇北王交锋,首战便失利丢了澹州,边关人心惶惶,百姓夜不安寐。
    京城驻军虽只有三万,却唯有天子御驾亲征,与将士共进退,方可稳定军心、安抚百姓。
    朕不做失地天子,先帝留下的疆土,一草一木都不可拱手让人!
    朕意已决,何人再敢劝阻,廷杖二十!”
    燕修云此言一出,群臣顿时噤声,垂着脑袋面面相觑。
    最后还是年近七旬的太傅徐成业颤巍巍站出来道:
    “既然陛下圣意已决,那老臣冒死,敢问陛下如何安排朝中之事?
    当今太子殿下年幼,须得有人辅政,否则后方一乱,前线更不得安宁。”
    燕修云点点头,说道:
    “朕也有意安设辅政大臣,诸位爱卿可有推荐的人选?”
    徐太傅想了想道:“老臣以为,可召回前任翰林院学正董业。董老德高望重,颇有治国才学,可当此任。”
    此言一出,立刻有李氏的支持者不乐意了,站出来道:
    “董老德高望重是不假,可他出身翰林,如何懂得前线之事,更别说粮草调度、军需储备这些了,只怕关键时候指望不上。
    陛下,微臣认为卫国公李烈堪当此重任。卫国公对皇室忠心耿耿,又随先帝上过战场。由他辅政,定能使后方安稳,前线无忧。”
    “卫国公只晓得打仗,若论起内政,只怕还差得远!”
    “那也总比一个纸上谈兵的酸腐文人要强!”
    赵思成如今做到了工部侍郎,自然有参政之权。
    他神情有些犹豫,看了一眼站在自己身前的工部尚书。
    尚书大人没有开口,自己贸然谏言似乎有些不妥。
    最重要的是眼下情形,一旦被皇帝认为是参与党争之人,自己说的话只怕会适得其反。
    赵思成思量再三,决定还是保持沉默。
    群臣们眼看越吵越烈,若非碍着身份,只怕就要撸袖子干架了。
    燕修云听着他们吵吵嚷嚷,吵来吵去无非就是从董、李二姓之中推举出一人辅政,顿时觉得心烦意乱。
    那些聒噪之声在他耳边逐渐模糊,他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纤瘦却从来挺拔的身影。
    数年前自己刚刚登基之时,她曾在月下对自己深深一拜,说愿辅佐明君开创一个太平盛世。
    希望她说话算数。
    ……
    当天下午,任命辅政大臣的圣旨便由赵总管送到了卫国公府。
    卫国公李烈携家眷跪在院子里,听赵总管宣读圣旨,说到任命他为辅政大臣之时,李烈的脸上顿时浮现惊喜之情。
    而当下一句听到董业也同为辅政大臣,李烈的嘴角又垮了下去。
    直到宣完圣旨,李烈领旨谢恩后,这才小心翼翼赔着笑脸凑到赵总管面前,低声问道:
    “敢问赵总管,陛下下诏之时……可有说明我与董老一同辅政,谁为主,谁为辅?”
    说着,他又赶忙解释:“我主要担心若不分主次,万一我与董老有何分歧,却不知该如何是好……”
    赵总管微微一笑,客客气气道:
    “卫国公,陛下的意思,不都明明白白在这圣旨上写着么?
    好了,咱家还赶着去董老府上传旨,这便告辞了。”
    卫国公愣愣望着赵总管的背影,好一阵没回过神来。
    他又将圣旨翻来覆去看了半天,怎么也看不明白陛下到底哪里写二人辅政之主次了。
    李烈的儿子凑上前来,看完圣旨嘀咕道:
    “两名辅政大臣却不分主次,陛下连这么重要的旨意都能下错,看来是被澹州的事情给气昏头了……”
    话音刚落,卫国公一巴掌就落在了儿子后脑勺上。
    “你懂个屁!就算陛下一时疏忽,那翰林院一群人起草圣旨,难道不会提醒陛下?
    这分明就是另有深意!”
    “能有啥深意?”
    李烈两条眉毛拧得几乎都要打结了,最后重重叹了一口气道:
    “若朝臣辅政,主辅一般会有一枚金印,代表天子授命参决朝政之权。
    可方才赵公公并未提到金印之事,可见主辅人选另有其人。
    这一次……真是便宜董业那个老匹夫了!”
    第516章 夜谈
    天子御驾亲征,乃是举国轰动的大事,须得仔细筹备。
    燕修云率领京城三万驻军,加上从江州紧急调来的两万人马,预定于十日之后启程。
    ……
    午后阳光静谧,滴漏之声回荡在紫云殿中。
    燕修云坐在桌案前,面前放着一份名单,上面罗列着京城兵马司、禁卫军等等机构之中身手出众之人的名字。
    天子亲赴沙场不是小事,一旦有个三长两短,立刻会导致社稷动荡。
    所以保护天子安危,乃是重中之重。
    燕修云的目光在那些名字中一个个扫视过去,最终停留在一个名字上。
    他的眼前再次浮现那一日,皇后被李瑶指认与萧沅私通,见到那方绣帕时的情景。
    虽然已经证实那方绣帕乃是李瑶命人伪造,流言也是李瑶暗中命人传播的,只为了陷害皇后。
    可不知为何,自己如今看到皇后,便会想起萧沅。看到萧沅,也会想起皇后……
    燕修云能隐约感觉到一些东西在自己心中悄无声息地蔓延。
    但眼下边关战事焦灼,他身为天子,必得先平息了叛乱,才有工夫理会后宫之事。
    自己眼看要离开京城,若让萧沅继续留在宫中……
    燕修云微微皱眉。
    他的手指在桌案上轻轻叩击片刻,最后提笔,在萧沅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圈。
    ……
    深夜,禁军班房。
    最后一班换值的禁军们卸了盔甲,三三两两向外走着,远远传来众人低低摊销之声。
    “老赵,终于下值了,喝两杯去?”
    “不去了,你们去吧,我得回家哈哈。”
    “行了老李,人家刚娶了媳妇,如花似玉的美娇娘在家等着呢,谁跟你一个臭老爷们喝酒啊!”
    众人发出一阵低低的哄笑,渐渐走远。
    很快,班房里空了下来,最后一名禁军侍卫见里屋的蜡烛还亮着,便来到门口问道:
    “萧统领,您今日又睡在班房?”
    卸了盔甲的萧沅抬起头,淡淡笑道:“嗯,你们回去吧,不用锁门。”
    “行,好嘞。”
    那人点点头,收拾好东西向外走去,一边在心中嘀咕,这成家和没成家的男人真是天差地别。
    萧统领年轻有为,人又生得俊朗,搁在宫外头也不知要遭多少女子惦记。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