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办个同窗宴,满朝文武都来了 - 第136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祝青岩想了片刻,摇摇头,“内容没什么,不过就是个左撇子誊写的版本。”
    “左撇子?”祝澜拿过书看了看,自己却看不出来,只觉得上面字迹工整,写得挺好看。
    “左撇子也能写出好字,但是因为握笔时用力的方向相反,所以带钩的笔画写出来会与寻常人有一点不同。”
    祝青岩说着,指给祝澜看,祝澜细看之下果然发现了差别。
    “真厉害,这你也能看出来。”祝澜由衷地夸道,当初她拿到这本书,翻来覆去硬是没看出一点端倪。
    被祝澜一夸,祝青岩的嘴角再次不受控制地扬了起来,又立马克制住。
    “这也没什么,我小时候就是左手写字,后来硬被我娘纠正过来了,所以能看出不同。不过说起来,这字和我左手写的还有些像。”
    祝澜顺水推舟,干脆将书给了祝青岩,说留个纪念。
    她脑海中闪过一种可能性,若非自己干扰了机缘,这本书原本应该是祝青岩的,说不定也只有她能从中看出更多的东西呢。
    马车停了下来,外面的慕容静掀开车帘。
    “青溪镇到了,我们找家客栈休息吧。”
    ……
    无类阁中,紧张的数据核算工作终于结束了。
    参与进来的学生们已经许多天没有离开无类阁了,晚上就打地铺睡,出去解手都有人跟着,一个个都形容憔悴,但是脸上却没有丝毫怨气。
    先前被召集前来时,那位姓赵的老先生说这是一次算学能力检验,检验的内容包括土地丈量、计租、税赋计算等等,若成绩优秀,则有机会进入户部成为“算士”。
    “算士”,顾名思义,便是户部中负责各项账务数据计算之人。虽然只是最低一级的官员,却也是正儿八经的朝廷编制。
    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可谓是天大的捷径了!
    “可算结束了,真是累死我了!”一个女学生走出无类阁,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周师妹,那最后一道税银的题目你算出来是多少呀?是不是两千一百二十两七钱?”
    周师妹瞪大眼睛,“怎么可能,分明是两千七百多两!盐税分明是比其他地方要高的!”
    “啊,你的题目是盐税啊?那没事了,原来大家的题都不一样……”
    旁边又传来其他学生的感慨,“当初加入算学社,原本是想着能帮我爹称猪了,没想到居然有机会直接进入户部!
    哈哈哈这破天的富贵终于轮到我了!”
    “还得多亏了乔师姐,哦不,乔教习啊!”
    赵青来到燕玉泽的书房前,轻敲了几下。
    “进来吧。”
    赵青抱着厚厚的一沓草纸走了进来,脸上浓浓的两个黑眼圈看得燕玉泽都微微一愣。
    “呀,赵大人这是……虽是为了公事,但是劳逸结合,咱们也不用这么拼命。”燕玉泽请赵青坐下,还亲手给他倒了一杯茶。
    赵青双目无神,声音都有些发虚。
    “六,六王爷啊,敢问这位肖婉姑娘的夫子……是哪一位啊?”
    燕玉泽想了想,龙场书院甲乙丙丁几个班级都有固定的夫子,但班上的学生却是经常轮换的。
    “最近的一位,应当是甲字班的王夫子吧。”
    最近一位……听起来是已经熬走很多位夫子了。
    赵青眼中带泪,心中涌起一股对勇士的崇敬之情。
    真的是在拿命教学生啊!
    赵青喝了口茶,才想起来找燕玉泽有正事。
    “王爷,您交办的这本账册下官已经查清楚了。”虽然早已辞官,但在王爷面前赵青仍旧习惯自称“下官”。
    燕玉泽并不介意,问他有何发现。
    赵青面色沉重几分,缓缓说道:“这龙安县的税收,厉害得很呐。”
    说着摊开一张纸,一边写画一边解释道:“百姓之间的交易,按朝廷规制是三十税一,然而龙安县的税收名目却远远不止这个。
    百姓上街兜售自家农物,只要出摊,先收十文钱的‘出摊税’。
    每一笔交易完成,除了朝廷规定的税,官府还要再征一道‘差工税’,意思是差役们专门来收你这笔税,要补给他们的跑腿钱。”
    赵青又接连说了好几条,连燕玉泽都闻所未闻的税目名,可谓不一而足。
    “也就是说,光龙安一个县,每年征缴的税额远远不止上交给朝廷的那些?”
    “远远不止。”
    “那多征的税银流向何处?”燕玉泽的眸色寒了几分。
    流向的,自然都是具体收受贿赂的大小官员。
    他需要知道具体的官员名字。
    “下官不敢明说,王爷看这本账便知晓了。”赵青将自己重新整理的账目递给燕玉泽。
    燕玉泽并不着急看,“赵主事辛苦了,本王会派人秘密将你送回老家,另有一笔报酬。只是此次江州之事……”
    “下官懂得,下官出了这个门,便什么都不记得了。”
    燕玉泽满意地点点头,让他下去了。
    欧阳烨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目光落在桌上那一堆凌乱的草纸上。
    “王爷,可要立刻回禀陛下查办此事?”
    燕玉泽有些头疼地拿扇子敲了敲自己脑袋,“皇兄才不管,他让我看着办呢,真是的。
    唉,此事若查起来,多少也会牵连到乌兹那边。罢了,先等等吧,看那几个学生能否在北疆给搞出些什么惊喜。”
    第179章 良媛
    京城,太子府。
    南仪院。
    李瑶打扮得花枝招展,正拉着好友齐燕儿正在园子里赏花。
    “唉,也不知太子殿下今日都在忙些什么,都许久没来过咱们这南仪院了。”
    齐燕儿也有些哀怨,“我都已经两个月没见过殿下了,只听下人说,殿下最近似乎在忙什么赈灾的事情。”
    “赈灾?”李瑶好笑道:“咱们这太子府也不见得富裕到哪里去,殿下竟然还拿得出钱来赈灾。”
    齐燕儿语气有些酸,“是啊,咱们这些昭训好歹也是正儿八经的太子嫔妾,殿下攒了那么多私房钱,竟然每个月还是只给咱们发那么点胭脂前。”
    李瑶跟着唉声叹气了一阵,忽然想到什么,“说起来,咱们这南仪院中,最后一次见过殿下的应该是那秦雨薇吧?”
    “应该……是吧。”
    两人又陷入了沉默,各自怀着心思。
    自打李嬷嬷放了话,她们虽然仍旧打心眼里瞧不上那个出身贫贱的秦雨薇,却也不好再把她当成粗使丫鬟,最多只能见面时话里话外含影射沙地说上她几句,好叫她不要得意忘形。
    南仪院紧挨着东宫的院墙,外边便是宽阔的大道。
    大道上逐渐传来一阵车马行驶的声音,顿时吸引了李瑶和齐燕儿的注意、
    秦雨薇也正巧从房里走了出来,目光也向那墙头看去,算算日子,估摸着是许诗明和赵内侍他们回来了。
    李瑶正嗑着瓜子,目光瞥见秦雨薇,冷笑一声,提高几分音量,指着身边的一棵树对齐燕儿道:
    “燕儿啊,你瞧见那边树梢上的麻雀没有?一天到晚,也不知道在那里瞎蹦跶个什么劲。”
    齐燕儿会意,跟着道:“估计也是想飞上枝头,过一把当凤凰的瘾吧?”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很明显是说给秦雨薇听的。
    秦雨薇淡淡一笑,也不恼,懒得与她们去争这口舌,甚至还有些同情。
    张四姑已经在京城里盘下了一家铺面,比江州城的还要大好几倍,她顺着太子和太子妃的意思,准备将女子用品的生意做到京城来,今日准备去看看。
    李瑶一脚踢在棉花上,火气更大,直接将手里的瓜子一扔,拦在了秦雨薇面前。
    “虽然不知道你是用了什么法子,竟让殿下准许自由出入东宫。但是我可警告你啊,可别在外边做什么不该做的事情,你要是敢对不起咱们殿下,我李瑶第一个不放过你!”
    ……
    许诗明和赵内侍风尘仆仆,身上的袍服都有些发旧,来不及去换洗,便匆匆前去见了燕修云。
    灰头土脸的李炎跟在二人身后,一脸的落败。
    燕修云见到他们,显然十分高兴。
    “你们此次前往龙安县赈灾,极大提高了父皇和咱们东宫在百姓之中的声望,做得很好。
    前几日我收到消息时,就已经给父皇去了折子,正好今日的回文到了。”
    燕修云说着,指了指桌上的公文,示意赵内侍宣读。
    赵内侍用手帕擦了擦手,这才小心地捧起公文,看了两行,神情立刻有些激动起来。
    公文上表彰了太子府赈灾救民的功绩,梁帝特赏赐了一批珠宝锦缎。
    “许先生,孤听闻你在路上神机妙算,竟算得龙安县再次下雨一事,加紧赶路,这才不至于酿成祸端。”
    燕修云看向许诗明的目光带着几分赞许,“从今日起,孤便正式任命你为太子洗马,可与孤共讨政事文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