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中的极品老太太 - 穿成年代文中的极品老太太 第213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书记,美丽国帕克特公司的代表团过来了。”
    徐蔚连忙迎上去, 内地没有能力建机场, 新姚想从美丽国引入团队来做。
    徐蔚第一时间邀请了美丽国最知名的建筑公司, 帕克特公司。
    徐蔚特别重视这次会员,亲自前来迎接。
    不得不说, 帕克特公司的人非常专业。
    他们经过考察,认定新姚市区具备建设机场的条件。
    只是新姚刚从县城升成市,新姚郊区还很难攻克供水、供电等问题。
    帕克特公司的代表麦克斟酌道:
    “具体的预算需要计算,但至少需要50个亿!”
    “多少!”
    徐蔚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50个亿?50个亿?你个美国佬搞没搞错!50个亿你把我卖了, 把全新姚人都给卖了,我都赚不到这么多钱!建个机场要50个亿!你八国联军售后呢!”
    麦克只知道他情绪激动,不由问翻译:
    “徐县长说了什么?”
    新姚请不到合适的翻译,恰好孟东回家探亲,徐蔚就把孟东和孟南抓来凑数了。
    甄臻给孟东使了个眼色,孟东立刻说:
    “徐县长的意思是,价格太高了,新姚拿不出这么多钱!他觉得您是伟大的建筑师,应该可以降低预算。”
    麦克耸肩,“抱歉,在我们看来,在这样一片荒地上建设机场,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建设机场需要解决排水、供水、供电等问题,还需要攻克复杂的地形条件,这不是简单工程。”
    麦克觉得五十亿是正常价格,毕竟国外建设一家机场,确实需要这么多钱。
    可甄臻觉得这建筑师,不懂华国国情。
    孟南连忙问:“报价没可能降低些?”
    麦克摇头,“我觉得没有可能,我们帕克特公司也希望拿到这笔订单,只是,价格太低,我们的利润很低,无法完成。”
    孟南和孟东对视一眼,俩人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深深的失落。
    华国经济技术都很落后,我们连自己建设机场都做不到。
    用50个亿来建一座机场,别说国家不可能答应,就是他们都觉得痴人说梦。
    老百姓刚脱贫几年啊?
    新姚哪来的钱?
    帕克特明显是觉得华国只能求助他们,才狮子大张口!
    孟南和孟东都有种被人掐脖子的无力感。
    徐蔚让人招待麦克一行人,转头就把麦克骂个狗血淋透。
    “甄大姐,您说这事,该怎么办?咱们没有钱,建学校的钱都是您捐赠的,县里就算能向国家申请一笔费用,可也最多1-2个亿,死都拿不到50个亿!”
    甄臻在沙发上坐下,徐蔚从秘书手里接过热水壶,恭敬地给她泡茶喝。
    甄臻吹了吹茶盏上新绿色的茶叶,喝了一口茶,沉吟:
    “我们自己建!”
    “不是没考虑过,是实在做不下来!咱国家的水平你是知道的,咱没有这技术啊!”
    甄臻听笑了,咱们国家是没有这技术,可1998年,什么技术值50多亿华国币?
    “没有技术就去学,不会就去攻克!总不能指望别人把饭喂到咱们嘴里吧?”
    徐蔚被她怼,也不生气。
    “您真觉得咱们能行?”
    “行不行,得看你怎么想。我寻思着,供水供电还难不倒咱们的国家机构!机场规划倒也简单,1期2期3期,咱分期做,往大了做!至于机场设计图,咱们的建筑所还不至于找不出几个人才来!至于资金……”
    甄臻想了想,给徐蔚建议:
    “先向国家申请一部分,市财政再收一部分,剩下的,向当地企业征集。”
    徐蔚没想到甄臻会自割腿肉。
    向当地企业征集,就得向真心集团开刀,也难为她能说出这番话。
    “甄大姐,不瞒你说,我们也考虑过跟企业合作。”
    “不用考虑,就这么办,按照出资金额后续分成,等机场赚钱后,再把钱返给企业。”
    “那机场要是不赚钱呢?”
    “不赚钱,总有广告牌吧?用广告费来还,总行的吧?用机场内店铺的租金还,总行吧?方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咱们不能都指望拿钱砸外国人,这不是长久之计。”
    徐蔚心情渐渐平复了一些。
    “您说的不错,我们新姚能脱贫,在从前看来,也是不可能的!可咱们才花了十几年就做到了。”
    甄臻赞同这番话,“年轻人拿出点斗志来,不就是建个机场吗?办法总比困难多!”
    “好!”
    徐蔚又跟甄臻说了市里想建服装市场的事。
    眼下新姚有药材交易市场、羊毛衫交易市场。
    徐蔚想牵头,搞一个综合性的交易市场。
    “综合性的?”甄臻觉得什么事扯到综合,就意味着没有特色,“什么综合性的?”
    “有小商品批发、鞋子、服装之类的,让人家来我们新姚,什么货都能拿到。”
    县政府搬迁,徐蔚想把旧大楼拿来改造市场,作为综合交易市场的一期工程。
    二期和三期慢慢建造,不同大楼间有天桥直达,形成一个综合性市场。
    这几年,在真心集团的带领下,本地多了不少服装代加工厂。
    徐蔚想的是,让各路批发商来新姚,找本地工厂代加工,在综合商场售卖,真正把本地经济给盘活了。
    可甄臻却觉得这不是个好主意。
    “综合就意味着不精,你不能什么生意都想做。应该做单一品类的,比如服装,把全国想批发服装的人,都吸引过来进货,形成来‘新姚批发服装’的固有印象,专精一门,才能更长久。”
    更何况新姚的羊毛衫市场已然成熟。
    做服装类市场才是符合实际的。
    徐蔚沉吟:“我回去开会讨论一下。”
    “行啊。”
    “那您觉得,咱们是先造庙,再招和尚,还是先把广告打出去,看看服装人的反应?”
    “当然先造庙了,先把房子改装好,改成一格格小档口,再推出减租减税政策。”
    徐蔚忙的一个头两个大,他开始羡慕起甄臻来。
    这甄大姐生意铺那么大,可架不住孟家人多啊。
    每样生意都有专门人负责,她倒好,天天喝茶晒太阳,一声吩咐,就有人帮她完成。
    这日子,可真够清闲的。
    孟东跟乔璐聊起过奶奶的事,乔璐对这位有传奇色彩的老太太,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
    孟东刚到家没几天,乔璐就买好火车票过来了。
    但她来的不巧,孟家正在搬家,老房子乱糟糟的,不方便招待客人,甄臻就打算在新楼里接待乔璐。
    乔璐拎着行李箱,进了孟家新宅,被孟家这挑空的大平层给惊到了。
    放眼看去,这间屋子里没有几根房梁,落地窗有六米多高,挑空设计,以白色为主,新派简约的装修,更放大了空间。
    一切一切,都让这大平层不同于国内普通豪宅。
    乔璐惊叹道:
    “孟东,你家也太大了,有多少平米?”
    “单层不到500平米,我奶奶住的这套是挑空的,其他几套是我叔叔们在住,面积没有我奶奶这套大,装修也跟这边不一样。”
    “这是哪位设计师设计的?”
    乔璐特别喜欢这种极简风格,总觉得家里东西少,反而显得内心很富足。
    “还有谁?”孟东瞥了眼开门过来的甄臻,“当然是我的好奶奶啦!别人哪有这么时尚?”
    甄臻笑起来,热情地欢迎乔璐。
    “不要拘束,想吃什么跟奶奶说,奶奶都给你做。”
    乔璐没想到孟东的奶奶这么漂亮。
    她穿着得体的衬衫,黑色裤子,唇角挂着温和的笑,看起来很包容,让人莫名有好感。
    “奶奶好,我给您带了点补身体的燕窝。”
    “嗨,你是孟东的朋友,又是文音的邻居,来家里还这么客气?”
    甄臻请她入座,程素端了一盆水果出来。
    乔璐没想到,会在果盘里看到车厘子,一时感慨,孟家的生活水平还挺高的。
    乔璐跟甄臻聊起自己的购物网站,但甄臻觉得眼下物流不成熟,想要建立自己的物流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乔璐也感觉到前路渺茫,“您说的对,我也不确定这条路能不能走下去。”
    “当然能,孟东的支付软件已经成熟,咱们可以利用熊猫号引流,推广你的网站。先用fba模式,自主物流发货试试,后续还可以采取各种合作模式,扩大业务。”
    “那您觉得卖书可行吗?”
    “可行,怎么不可行?咱要做就做地球上最大的书店。先从卖书做起,再发展到服装等业务。”
    乔璐从未如此激动,她是大院长大的,也出国留学过,可很多人都不认可她的想法。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