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长公主 - 卫长公主 第121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瑶满意地摸了摸两个妹妹的头,“说的没错,不用和他们两个客气。”
    两个小家伙用力点头。
    得了礼物后,刘瑶让子燕带她们去一旁玩,她有事想要问两人。
    三人走到游廊的一角,刘瑶看着面前的两个少年,感慨道:“几月不见,怎么都长这么高!”
    曹襄的个头一直不用担心,她小时候一直怀疑他长大后会长成大山,或者长成电线杆子,现在虽然看着仍然比同龄人要高不少,不过还没有达到夸张地步,自从入伍后,原先白嫩的面皮好像被轻微烘烤了一番,形成了一层浅浅的小麦肤色。
    至于另外一个霍去病,个头要比曹襄矮半头,当然不是他矮了,而是曹襄高了,目前比曹襄要黑两个色号。
    她看着两人不同的肤色,纳闷道:“你们不是在一个军营,怎么火力烘烤的不一样?”
    “……”曹襄愣了一下,率先反应过来,指着霍去病,忍笑道:“他得罪了游击将军苏建,被将军罚着割了一个月的猪草,亲自训练了两个月,这不,捂了一个冬日,还是这个样子。”
    霍去病性子比他有些张扬,目前用他的话来说,在军中,除了卫青将军,他就是连李广都不服。
    之所以与游击将军苏建闹矛盾,就是苏建将军为李广可惜时,霍去病不怎么赞成,而且当面唱反调,说李广戍边多年,虽然有着“飞将军”的美誉,若论防守战,他在军中绝对是数一数二,若是主动出击的游击战,他的战法已经跟不上时代。
    龙城之战,李广被擒,虽然有匈奴故意针对的原因,但是他自己的疏忽也不能忽视……
    苏建将军当时听到火冒三丈,与霍去病足足论了半个时辰。
    最后霍去病就被罚割猪草了,而且还与苏建论输了,弄得郁闷了四五天。
    “苏建?”刘瑶托腮思索,“这人怎么听着耳熟?咦……”
    刘瑶想起来了,就是向阿父奏疏要刀,说的情真意切的那人。
    没想到李广也是他的偶像。
    她踮脚拍了拍霍去病的肩膀,“你放心,在我这里,舅父最强!”
    日后你也是!
    霍去病闻言,龇牙一笑,“我也这么觉得……”
    没等他说完,忽而曹襄挤了他一下,将他挤到了外面,差点跌倒,
    而曹襄则是占了他刚才的位置,连个抱歉的眼神都不给他。
    霍去病:……
    曹襄笑道:“阿瑶,你不知道,其实苏将军对他很好,要不然他也不敢在将军面前触他的眉头。”
    刘瑶点头,这点她懂。
    就好比她与阿父,之所以敢在阿父面前那么胆大,也是因为确定阿父拿她办法。
    “曹襄,你这样说,可就伤了我的心。”霍去病上前一把扣住曹襄的肩膀,使劲往外掰,“小子,在阿瑶面前,敢将我挤出去,活腻歪了。”
    曹襄闻言,顿时面带歉意,“抱歉,刚刚我不小心崴了脚,没注意到。”
    “……”霍去病快气笑了,“崴了脚,正好我和军中的老兵学了一些正骨之法,给你试一下。”
    曹襄:“现在好了,多谢关心。”
    刘瑶站在一旁笑盈盈地看着他们,见二人之间的空气有点冒火星,跃跃欲试道:“要不你们打一架,我给你们裁决!阿狙,打了霍去病,咱们不吃亏,无论输赢,都是能吹的。”
    霍去病一脸莫名,“阿瑶,你和我才是一家人。”
    说得好像他们才是一国人。
    曹襄则是眸光乍亮,看向霍去病的眼神透着凶意。
    刘瑶:“都一样,你们都是我亲戚啊!”
    霍去病被曹襄看的头皮有些发麻,“曹襄,你若敢动手,我绝对不会客气。”
    主要是,若是论兵法,他觉得可以打赢曹襄,但是论身手,他们比试过,再给他两年,等他的个头超过曹襄,绝对能打赢他。
    曹襄则是活动了一下手腕,“五十招内论输赢,谁先背着地,谁赢。”
    霍去病冷哼一声,背着手道:“不干!我年纪大,不和你计较。”
    刘瑶:……
    霍去病也就比曹襄大三个月,说得好像大三年似的。
    说起这,历史上冠军侯是在二十四岁病亡。
    如何让大汉的这个“限时外挂”活的更久些,是刘瑶一直头疼的事情。
    现在这个时代,是一个连感冒发烧都有可能要命的时代,医疗条件和现在不可同日而语。
    许多现代可能吃药打针就能解决的小病,在现在可能就是致命的。
    而且霍去病将来外出打仗,条件肯定艰苦,日常受伤可能是家常便饭。
    想到此,刘瑶决定等霍去病他们离开前,就去太医令搜集一些医术整合一下现代的医疗常识,制成小本本,让霍去病他们记下来。
    曹襄见她皱着眉头,担心道:“阿瑶,你怎么了? ”
    她不舒服?
    刘瑶歪头,“阿狙,你们日常看医书吗?”
    霍去病、 曹襄面面相觑,话题怎么转到这里了。
    “唉!”
    刘瑶长叹一声,上前踮脚拍了拍两人的肩膀,“我之后给你们准备一些医术,你们给我好好记下,谁没记,我揍他!”
    霍去病看着对方如同猫爪的拳头,嘴角微抽,想说他单手就能对付了。
    曹襄笑道:“都听阿瑶的。”
    说完,向霍去病使了一个眼神,示意他配合。
    霍去病叹了一口气,敷衍地点了点头。
    之后刘彻召见了他们两个,看着两个身量挺拔的少年,英姿勃发,仿若快要出鞘的利剑,比那些留在京城闯祸的纨绔子弟要强百倍。
    刘彻:“一转眼,你们都长这么大了,朕的儿子才出生。”
    霍去病嬉皮笑脸道:“恭喜陛下喜得贵子,可有喜钱?”
    曹襄拱手道:“恭喜陛下,阿母、阿父他们听到消息也很开心。”
    刘彻闻言,关切道:“平阳侯的病情如何了?”
    曹襄:“阿父在丹阳很好,前段时间还随两名大儒去爬山春游,为阿母带回来许多奇石。”
    “他现在倒是享受了!”刘彻没想到曹寿的病情恢复的如此之快,都能爬山了。
    曹襄浅笑道:“阿母也是这样说的。”
    刘彻了解完,大手指了指霍去病,“苏建奏疏中夸过你好几次,可是朕听说你怎么快和他打起来了?你可知,有人弹劾你在军中为非作歹,不敬上官。”
    曹襄:“陛下!霍去病他……”
    “陛下!”霍去病抬手示意曹襄先别说话,他一脸无辜道:“微臣还没和你说呢,你看看我现在这黑黢黢的模样,都是苏将军的主意,去年,我在军营割了足足上千斤猪草,都快晒成黑炭了。还有苏将军,他与我关系可好了,陛下你肯定知道,就差把我当儿子了。”
    “……你这张嘴!”刘彻失笑,“苏建最大的孙子都比你年纪大,你说这话,占了不少人的便宜啊!”
    “嘿嘿!陛下的皇子在宗室的辈分也挺高的!”霍去病挠着头道,“只要我愿意,苏将军愿意,他孙子又管不着他,到时候我去管他。”
    “……你啊!”刘彻抿唇忍笑,最终笑出声。
    ……
    夜晚,平阳公主府中,曹襄的院子仍然亮着烛灯,桌案上放着一盆大红牡丹,他坐在案前,拿着刻刀轻轻雕刻手中的白玉髓,细细地雕着花瓣,阿瑶喜欢牡丹,在昭阳殿养了不少盆,都是命人从民间或者乡野找寻的。
    对于这种药草,他说不上讨厌和喜欢,但是只要阿瑶喜欢,他也喜欢。
    再过几月就是阿瑶的生辰了,他要加快速度。
    阿母曾经说过,阿瑶是舅父最疼爱的长公主,是天上月,要想摘下,就要努力做出功绩,否则陛下不会舍得,阿瑶也不会看上他。
    至于白日的那尊金貔貅,他去工坊的时候凑巧看上了,觉得阿瑶会喜欢,就买了下来,顺便买了三四颗金球,正好用上了。
    曹襄想着白天刘瑶说他与霍去病一样,烛光印着的面庞有些黯淡。
    他不想一样……
    ……
    卫子夫平安生子后,让刘彻心中卸下了一块大石头,心情愉快不已,对卫家,还有刘瑶等人多加封赏。
    刘瑶又增加了五千食邑,刘珏、刘琼也增加了三千食邑,还有卫少儿也加了两千食邑,卫媪、卫长君等人也有封赏,就连东方朔也升了中大夫,距离光禄勋差不多一步之遥。
    让不少人看的眼红,扼腕叹息卫子夫不是自家女。
    六月,边陲来报,张骞他带着绵延不绝的商队从西域回来了。
    张骞元光五年二次出使西域,到现在,用时整整两年,终于等到他们回来。
    据说,张骞此次返程比较幸运,一路上极端天气极少,也很少迷路,进入边境附近,只遇到了一支匈奴巡逻队,被张骞全歼,然后与接应他们的边陲士兵会合。
    这次张骞用大汉的丝绸、丹阳纸……等东西换了西域许多东西,并且还绘制了西域全境的舆图,从敦煌一直延续到大夏,甚至还打听到身毒国的方向,可惜他们在西域待得时间太久,没办法往西探索更多。
    刘瑶一听,连忙安慰他,“没事,有去有回,再去不难。”
    她已经将指南针弄出来,巴掌大,就是用的水晶没那么透亮,不过张骞不近视眼,应该对他没难度。
    指南针加上望远镜,两大利器,再次出行一定更加顺利。
    张骞:……
    长公主这话,到底是鼓励还是诅咒?
    此话一出,殿内众人纷纷忍笑。
    “阿瑶,你将张骞吓住了。”刘彻失笑道。
    张骞连忙道:“长公主说的很有道理。”
    主父偃好奇道:“张骞,听闻你这次出去还有小国要将公主嫁给你?”
    “什么?还有这事?”刘瑶瞪大眼睛。
    张骞这次西行,真成了“唐僧”吗?
    公孙弘、汲黯等人一听,好奇地看着他。
    东方朔面露艳羡,“似乎还不止一个……”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