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70:老婆孩子热炕头 - 重回70: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147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桂芳伸手把三个鸭蛋接过来:“狗剩真能干,姥姥给你们蒸鸡蛋糕。”
    李景恩一听笑的十分开心,他扭身离开了外屋地。
    扫过院子的李保田拿着扁担水桶去挑水,周勇喊上自己两个儿子,拿着镰刀和片筐去割草。
    父子三人来到地头,周勇负责割草,他们哥俩负责往筐里装草。
    没一会两个片筐装满了草,够鸡鸭吃两天,周勇擦擦额头的汗,带着两个孩子返回走。
    周勇自己挎着一筐草,他们哥俩抬着一筐草。
    快要进村了,两个孩子累的停下休息休息。
    周勇站定,微微蹙眉:“狗蛋狗剩,我们回家在休息。”
    “爸,你就让我们休息休息吧,我们实在走不动了。”
    “休息两分钟。”
    李景初李景恩哥俩对视一眼,两个孩子脸上是生无可恋的表情。
    周勇看着手表,到了时候就喊他们走。
    哥俩吭哧吭哧跟在自己爸爸身后,走在前面的周勇说:“儿子,你们记住,不吃读书的苦,就要遭受生活的苦…”
    周勇隔三差五就会带他们哥俩或者他们姐弟三人下地割割草,偶尔会带他们去砖厂义务劳动,有时也会让他们去养殖场干些脏活累活。
    开始他们当成乐子,一个个干的可有劲了,渐渐他们姐弟体验到了其中的辛苦。
    “爸,啥是吃生活的苦?啥是吃读书的苦?”
    周勇边给他们解释其中的道理边往家走,李景初李景恩哥俩听的时而皱眉时而露出思考的神色。
    到了家,两个孩子累的气喘吁吁,小脸红扑扑。
    张桂芳心疼坏了,急忙给他们哥俩擦擦汗。
    “累坏了吧?”
    一来一回走了将近二里地,虽然哥俩只提一筐草,可他们毕竟是孩子。
    李保田在一旁接话:“我小时候像他们这么大的时候,都开始帮我爸干农活了…”
    张桂芳瞪了李保田一眼:“我们那是什么年代?跟如今能相提并论吗?”
    李保田看眼自己老伴:“我只是实话实说。”
    张桂芳撇嘴:“我们那时候的人活的辛苦,吃都吃不饱,不干也不行…”
    那年代的农村家里不养闲人,也养不起闲人,拼命干还吃不饱饭呢,要是不干就得饿死。
    李保田回想曾经的苦日子,他颇为感慨:“我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过上吃穿不愁的生活…”
    两口子围绕这个话题聊了起来,听得李景初李景恩哥俩一脸雾水。
    李彩云笑吟吟站在外屋门口:“爸妈,我们吃饭吧!”
    张桂芳应了一声,大家说着话进了屋。
    四个孩子加上四个大人围坐炕桌前,看起来十分拥挤。
    吃吃饭张桂芳被挤到后面去了,加个菜都费劲。
    “狗蛋你往一旁去一去,你看看姥姥坐在那里吃饭呢?”
    李景初一看,急忙往一旁挪了挪。
    张桂芳笑着说:“在哪儿吃饭不一样?”
    李保田笑着说:“咱家炕桌有些小了,回头我找人再做一个炕桌…”
    现在用的炕桌就是前年新做的,当时用着正好,孩子们一个个正在长身体,不知不觉炕桌又变得小了。
    周勇接话:“爸,别做炕桌了,有时间我去街里买个地桌…”
    李保田一听皱眉:“地桌十多块钱呢,做个炕桌才五块钱…”
    周勇笑了笑:“爸,炕桌再大,只能三面坐人,地桌就不一样了…”
    炕桌大了夹菜不方便,地桌一大家人可以围坐在一起。
    不知李保田要说什么,张桂芳接话:“周勇,别听你爸的,你想买地桌就买…”
    李保田瞅了一眼自己老伴,撇撇嘴什么都没再说。
    李彩云笑着开口:“要是买地桌了,这张桌子就搬西屋留着给妞妞他们仨写作业用,省得他们在小桌子上挤来挤去…”
    之前替换下来的饭桌成了周可欣三姐弟学习桌,因为桌子小,三个孩子在写作业时,偶尔就会发生争执。
    遇到这种情况,张桂芳要是在家就再放一张桌子,她要是不在家,三个孩子就争争吵吵挤在一张桌上写作业。
    李保田听完自己女儿的话,他顿时不心疼买地桌的钱了。
    一家人其乐融融吃完早饭,不等周勇李保田去上班,马三刘娟来了。
    “什么风把你们两口子吹来了?”
    李彩云打趣他们两口子。
    平常大家都要上班,刘娟下班要做家务照顾孩子,因此她根本没有时间溜门子。
    刘娟笑了笑:“嫂子,你说话咋阴阳怪气的呢?”
    李彩云努了努嘴:“有嘛?”
    刘娟挽住她胳膊,两人坐在炕沿边说话。
    周勇看了一眼墙上挂钟,马三知道他忙,说明了来意。
    新学校建成了,来年准备投入使用,可现在面临一个尴尬问题,缺少教师。
    周勇挑眉:“马校长,这个问题你应该去找教育局反映情况,你找我有什么用?”
    马三已任职槐西村学校校长三年了,在他不懈努力下,今年新生入学一百五十多人。
    “周大哥,你别这样好不好?要是教育局买我的账,我至于来找你吗?”
    周勇皱眉,李保田接话:“教育局是咋说的?”
    马三一脸无奈:“就一句话,让我自己想办法…”
    这事儿不是教育局不管,是没有老师愿意去乡下教书。
    领导总不能拿刀逼着人家吧?在一个目前各个学校都缺少老师。
    李保田一听叹口气:“这的确是个难题,学校建成了,入学率也有,要是没有老师可就成了笑话…”
    “周大哥,这事怎么办?”
    周勇瞅了一眼马三:“你容我想想。”
    马三闭了嘴,李保田说:“小学老师问题好解决,主要是初中高中的老师让人感到难心…”
    高中暂时不开放,因为没有读高中的学生。
    而初中今年有几十个学生,奈何没有老师,所以孩子们只能继续在红旗公社读书。
    虽然路程只有一个多小时,可到了冬天孩子们上学一个个都很遭罪。
    第192章 计划生育
    周勇感到头疼,他思索一番:“这事儿我带你去找徐书记吧,看看徐书记能不能帮你解决问题…”
    教育局指望不上,他们只能厚着脸皮求徐建民帮忙。
    若不然新建的学校就要闲置在那里,明显是浪费教育资源。
    李保田赞成周勇的主意,事情说定,周勇带着马三去了公社。
    去公社的路上,周勇骑自行车载着马三。
    “周大哥,你啥时候去省城?”
    周勇目视前方:“你有事?”
    马三一只手拿着拐杖:“我想安装假肢。”
    吱嘎一声——
    周勇捏住手刹,自行车停了下来。
    他一只脚踮地,忍不住回头看向马三,纳闷的开口:“之前那么劝你都不安假肢,怎么突然想安假肢了?”
    马三之所以想安装假肢,原因来自他儿子。
    私底下不少人称呼马三为马瘸子,孩子每次听到这样的话就生气,时常跟小朋友因为这些事情发生争执。
    虽然他缺条腿是事实,可在孩子心里,不管自己父亲啥样,都不允许其他人说三道四。
    周勇听完马三的话抿了抿嘴,他转过头:“等你嫂子生过孩子的吧!”
    李彩云这几天就要临盆了,在这关键时候,周勇不想离开家。
    虽然生孩子他帮不上忙,可身为丈夫,理应顾及自己妻子的情绪。
    马三点点头:“周大哥,这事儿不着急,你啥时候去省城办事,喊我一声就行…”
    周勇应了一声,两人说着话前往红旗公社。
    这么多年,马三性格都没变,依旧十分开良乐观。
    周勇就欣赏他这一点,不管马三遭遇什么事情,他都能有个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说着话他们来到了公社,很不巧徐建民乘坐最早那趟班车上县城开会去了。
    两人也不能在公社等徐建民回来,没办法他们折返了回去。
    在回去的路上,周勇遇到了醉醺醺的吴军。
    “妹夫,上我家喝点去。”
    现在才早上八点多钟,吴军就醉醺醺的状态。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