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术,带着出租屋穿越馋哭全村 - 第245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长爷爷,你想我没呀~”
    刚到二楼,江福宝就对着董玮喊道。
    “想想想,山长爷爷当然想福宝了,快来,让爷爷抱下。”
    董玮原本板着的脸,一见到江福宝就笑了起来。
    他隔着老远就伸出手。
    等着孙子走过来,好把福宝接过去抱着。
    “嗯?这不是昨天...”
    董卿鸢一眼就认出江福宝了,因为冬天冷,江福宝的衣服,是五天一换,所以她还穿着昨天的衣服。
    “小姑娘,还记得我吗?”孟知理先是一愣,然后展开笑颜,对着江福宝说。
    “记得,你是昨天的伯伯,不咎哥哥,这是你的爹娘吗?怪不得呢!”
    江福宝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
    几人好奇的纷纷看向她。
    “怪不得什么?”孟不咎问。
    “怪不得昨天,我总觉得这个伯伯和婶婶很眼熟,却想不起来他们是谁,原来是长得像不咎哥哥啊。”
    孟不咎的脸型和眉眼像孟知理。
    鼻子和嘴巴以及肤色像董卿鸢。
    三人站在一起。
    傻子都能看出来他们是一家三口。
    “哈哈哈,长得像不咎,福宝这话,倒是抬举不咎了。”
    董玮哈哈大笑。
    哪有老子像儿的。
    果然是三岁孩童。
    说话都这般逗趣。
    “原来这小姑娘就是爹挂在嘴边念叨的小福宝,果真长得可爱,昨天撞见,我还纳闷镇上谁家能养出这么好看的小女娃呢。”
    董卿鸢一直想要个女儿,可惜就是怀不上。
    因此,看到江福宝如此活泼可爱,她眼里的喜爱又多了些。
    “福宝啊,听说你家哥哥们要来学堂读书,这样,你一会下去的时候,跟你家人说,让他们后天送同木去学堂的时,一并把孩子带着,还有,这本书你拿去看。
    同木说你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虽说你是姑娘家,进不了学堂,可姑娘家也得读书识字,等下月初爷爷亲自教你一段时间,如何?”
    学堂不能让女子进去读书。
    若他开了这个先河,麻烦就会接踵而来。
    但是不代表董玮不能自己教啊。
    他是山长。
    他想教谁就教谁。
    加上女婿中了举,不日就要去皇城参加会试。
    此番若是不出意外,定能中进士。
    加上现任知县任期已满,到时候他寻皇城中的好友运作一番,就能把女婿弄回杞溪县了。
    在这里便没人敢招惹他。
    思绪想远了,直到江福宝说话,才把他拉了回来。
    “好,福宝一定好好看,认真看!多谢山长爷爷。”
    江福宝捧着书,喜欢的不行。
    有了这本书,以后就有借口了。
    不必再等二哥几个字几个字的教了。
    她其实更想看的书,是这个时代的医书,偏偏没有借口买来看,有山长爷爷教她,约等于开挂,以后就有理由去买医书看了。
    至于家中的三个姐姐,江福宝没打算带她们一起。
    她一个人就够山长爷爷烦的了。
    人不能蹬鼻子上眼。
    她可以在山长爷爷这里学了知识去教姐姐们,也是一样的。
    “不认识的也没事,到时候爷爷告诉你,福宝把认识的看懂就可以了。”
    一旁的孟不咎酸的倒牙。
    外祖父的声音柔的都能滴水,生怕吓到福宝。
    哪像跟他说话,总是板着一张脸,声音冷的像掉进冰窖里似的,就怕吓不死他。
    等江福宝离开时,她已经跟孟不咎的爹娘混熟了。
    董卿鸢还抱着她,亲手喂了许多吃食呢。
    江福宝吃的肚子溜圆。
    把山长爷爷的话,传达给阿奶后。
    江福宝就深藏功与名,回屋躺在靠椅上看书去了。
    她头一回觉得当孩子这么好,只要卖卖萌,想抱谁的大腿,就抱谁的。
    一点都不用在意脸皮。
    时间不过是眨眼间。
    十一月中旬。
    汝陵府下了第一场雪。
    积雪颇厚,加上牛车不方便走雪路,铺子停业三天。
    这天是学堂的休息日。
    除了没去学堂的同金,木水火土吉祥都回来了。
    江福宝跟哥哥姐姐们,在院子里堆雪人。
    第328章 江三荷生
    堂屋里,张金兰弄了个炭炉在烤火。
    玩冷了,几个孩子就进去烤烤手,热乎了再出来接着玩。
    庄稼户的娃娃活的糙,若是在镇上,只怕是连屋门都出不了。
    四个小姐妹的脖子上,都戴着一模一样的护颈。
    白色兔毛的。
    在雪白的地面衬托下,倒是显得有些发黄。
    人也黑了不少。
    “孩儿们,进来喝口热姜汤,不然着了风寒就得吃苦药啦。”朱迎秋端着一个煨汤的锅进了堂屋,张燕子则是拿了一托盘碗。
    听到不喝姜汤就要喝苦药。
    孩子们连忙挤到堂屋里,生怕喝慢了。
    江福宝有幸尝过一次这里的药。
    没有掺假一说,药效那是十足的,自然也苦的想死。
    比空口吃莲子心加苦瓜都要苦。
    不光是苦,回味还有些酸涩。
    简直比屎都难吃。
    小孩的味觉似乎格外灵敏。
    因此,和前世比起来,江福宝觉得现在的自己那是一点苦都吃不了。
    只想吃甜。
    “老陈头家的大孙女定亲了,下月初就要嫁过去,老婆子,想好添什么妆没?”
    江守家吃了一口隔壁送来的柿饼,又喝了口热姜汤,问道。
    “银子就别送了,咱也不知道她婆家是什么人,万一花不到她身上,也是白送,要我说,就买个银镯子吧,粗一点好看点的差不多也要一两银子,倘若她以后日子过得艰难,也能拿来当钱用。”
    张金兰思考了许久,才开口。
    “行,就按照你说的,等去镇上,你记得把银镯子买了。”
    江守家微微点头。
    继续吃着柿饼,这玩意太甜,一口下去能腻死人。
    他只敢小口小口的吃。
    “咱家的牛,就拿来耕地算了,不如买辆马车吧,也省的天天去得早回来的也晚,有马车了,去周边镇子也方便些,这几月,云夫人时不时的派人来送礼,我们总不好白白受着。
    铺子那么忙也走不开,到时候就让江猛江程替我们跑一趟,牛车一天无法来回,马车可以啊,刚好他们回来了,顺道把我们从铺子接走,还有福宝,她每隔两日都要去学堂找董山长,咱不能白白让他教啊,得送礼啊。”
    闲来无事,张金兰跟江守家聊了起来。
    江福宝则是喝完姜汤,跟哥哥姐姐们去打雪仗了。
    “行,就按照你说的来,刚好孙子们都去学堂读书了,休息回来的时候,牛车也坐不下,要买,咱就买最大的马车,免得日后还要换。”
    江守家补充道。
    聊着聊着,三天就过去了。
    铺子继续开门营业。
    因为天冷,排队的人少了些。
    张金兰准备趁着这段时间加盖第三层。
    不然铺子里的桌椅,实在不够坐。
    她手头上攒了一千多两。
    买了一辆马车花了四百两。
    虽然有些贵,可这是双马拉车,且马特别强壮,马车能同时乘坐二十个人。
    去长安镇送礼,可以单独牵一匹马出来骑马去送,也可以套上原先牛拉的车去送。
    实在是方便。
    这钱花的属实值。
    积雪融化后,已经进入深冬。
    十二月初,老陈头家的大孙女陈红菊成亲了。
    嫁到了条件稍好的王家村。
    因为种了土豆,老陈头家赚了五两银子。
    还给江家二两。
    剩下了三两银子。
    老陈头给她陪嫁了一两,不光如此,要的二两彩礼也全让孙女带走。
    就冲这,她就是想嫁到张家村,也有的是人想娶。
    成亲前一天,张金兰去添了妆。
    一个崭新的银镯子,戴在了陈红菊的手腕上。
    第二天拜堂成亲的时候,王家的亲戚都看见了她手上的银镯子,又听到她家不但没扣下彩礼,还陪嫁了一两银子,对陈红菊都尊重了许多。
    连以往该有的立规矩环节都取消了。
    回门那天,夫妻俩提着大包小包。
    陈红菊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一看就知道她在婆家过的好。
    同一时间,孙家村的江三荷早产了。
    由于她整个孕期都在床上度过。
    结果肚子吃的太大,整个人又胖的说话都喘气。
    身体承受不住这个胎儿。
    就在早上破了羊水,发动了。
    幸亏刚满九个月,不然七活八不活。
    周秀芬得急死。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