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术,带着出租屋穿越馋哭全村 - 第243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他们一边忙活,一边吃。
    江福宝则是坐在小椅子上。
    捧着碗拿着勺子看他们忙活。
    有些人家照料的好,加上把土豆种在一等田地,亩产竟然达到了一千六百斤。
    因为种了六亩,最后换了将近十两银子走,可把他们高兴坏了。
    也有当初种的少,侍弄不好的。
    亩产只有一千斤,加上种了一亩。
    只拿走了一两银子。
    这些人的脸上,别提多悔恨了。
    村里只有两户人家没种土豆,分别是江广义家和江柱子家。
    自从刘香儿嫁人。
    这夫妻俩的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
    时不时的就有吵闹声传出来。
    江柱子嫌孙小桃懒,啥也不干,就知道吃了睡,睡了吃。
    孙小桃嫌江柱子穷,帮不了她的娘家,还赚不到钱。
    卖完土豆,村民离开江家,朝着自家走去。
    一大批人的声音混在一起。
    把江广义和江柱子两家都吸引出来了。
    “这是咋了,换到银子了?”陈秋菊好奇的问向她玩的较好的妇人。
    “是啊,我家的土豆,卖了足足四两银子呢,今年终于能过个肥年咯,哈哈。”
    听到这话,陈秋菊酸的大牙都要掉了。
    她一句话都不想再说,扭头回了屋。
    江广义冷着脸,顺手关上了门。
    而江柱子跟孙小桃,脸上都挂着后悔。
    “都怪你,当初为什么不种土豆,现在好了,旁人都赚到钱了,就咱们穷的糙米粥都喝不起,你对得起我吗?早知如此,这孩子还不如不要,生出来也养不活。”
    孙小桃气得坐在门槛上抹泪。
    她没钱,回娘家自然带不了东西。
    因此,娘家人都不给她好脸色了。
    “哭哭哭,就知道哭,好好的家都要被你哭散了,我一天天的,去镇上干散工累得半死,回来还要伺候你,你当我不后悔?我要是听我娘的,当初娶个能干的婆娘,我至于现在这么穷?
    就知道回你那破娘家,人家都从娘家打秋风贴补婆家,你倒好,胳膊肘往外拐,除了一张脸,啥也没有,还花了老子那么多钱,你把五两银子还给老子,我愿意和离,你还我啊。”
    好家伙,两人又吵了起来。
    路过的百姓当看笑话似的看着他们。
    第325章 冬季来临
    今晚的江家,是与一堆土豆共眠的。
    家里收了那么多土豆。
    夜里寒露重。
    不好放在外面的,所以土豆全部塞到屋子里去了。
    杂房、厨房、堂屋、卧房。
    除了茅房全部塞满。
    就连江猛江程的屋子也放满了土豆。
    江福宝回屋睡觉时,差点没有下脚之地。
    可怜的小花,只能窝在床底下睡。
    因为土豆太多,家里实在放不下,也不好储存。
    第二天,江守家就在村里找人。
    他想把家中后院扩大些,再挖三个地窖,把这些土豆,全部放进去储藏起来。
    另外,天气冷了,江猛江程睡在那个木板茅草屋实在冷得慌,到处漏风,干脆用青石砖在扩大的后院里重新盖一个小房子,分为两间,他们一人一间。
    赚到银子的村里人,别提多感激江家了,干活时,那叫一个卖力啊。
    只两天就把地窖挖好了。
    至于房子,还在盖。
    从此,江家小食铺不再限制土豆的购买。
    因此铺子每天都坐的满满当当。
    毕竟粮食价格居高不下,去饭庄酒楼吃一顿少说也要半两银子甚至是一两,而江家小食铺的锅巴小土豆就算涨价也只卖三十文一碗,香香辣辣甜甜酸酸,比肉都好吃。
    去吃一顿,点上好几样,吃到饱,都要不到二百文。
    几乎镇上有些钱的人家,都常驻于江家小食铺了,不光如此,离得不远的柏水镇,也有不少人坐着马车慕名而来,上午到连山镇,排队吃饱了,下午再回去。
    江家小食铺的生意越发红火。
    在一场大雨后。
    温度急剧下降。
    江福宝换上了冬袄。
    是阿奶给她新买的衣服。
    可好看了。
    鱼白上衣,袖口领口都用银灰色兔毛封边,布料上缝了许多梅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似乎是用银线绣的。
    下身是浅云色百褶裙,与袖口露出来的里衣花纹一样。
    为了搭配这身衣服,张燕子还给她用浅蓝色头绳扎了两个小包包。
    又插了一只银蝴蝶。
    随着江福宝的走动,蝴蝶摇来摇去,折射着光芒,垂坠的两根珠串也来回相撞,发出了叮铃之声。
    瞧着灵动又活泼。
    一看就是大户人家才能娇养出来的小姐。
    后院待久了,有些无聊,江福宝便跑到铺子门口玩耍着。
    一不小心,撞到了人。
    江福宝差点摔倒在地,却被那人一把扶住。
    这才免于摔跤。
    “小姑娘,没事吧?你是谁家的啊?”
    孟知理摸了摸她的头,觉得她眼生的很。
    这种打扮,家里肯定有钱,还娇宠在掌心。
    而镇上的大户人家,他哪家不认识?
    却没见过这位小姑娘。
    “伯伯,我是张金兰家的。”江福宝本想说爹爹和娘亲的名字,怕面前的伯伯不认识,就报了阿奶的名号。
    “张金兰?不曾听过,小姑娘,外头坏人多,不要乱跑哦,你家大人在哪呢?你是不是迷路了?要不要我送你回去啊?”
    孟知理四处看看,都不见有人寻找面前的小姑娘。
    他热心肠的准备送江福宝回家。
    “呐,在那。”江福宝指着出来迎客的江二勇说道。
    “福宝,咋了?”江二勇以为侄女遇到人牙子了,连忙迎过去。
    “二伯,我不小心撞到人了,这位伯伯以为我迷路了,想要送我回家。”江福宝赶紧解释。
    “哦,原来是这样,多谢兄台了,江家小食铺就是我家开的,我侄女时常在门口玩,并没有迷路,多谢兄台热心。”
    江二勇抱着拳,感谢孟知理。
    “那就好,我以为这小姑娘跟家里人走散了,没迷路就好,这江家小食铺我走前还没开呢,短短一年,变化竟然如此之大,夫人,我们改天来尝尝?”
    孟知理捋着胡子对着身旁的董卿鸢说道。
    “好。”
    夫妻俩手牵着手离开。
    看起来特别恩爱。
    江福宝总觉得他们有些面熟。
    却想不起,什么时候见过他们。
    这件事,很快被她抛到脑后了。
    傍晚回到家。
    江福宝发现院子里多了几个人。
    是之前征徭役差点绝户的老陈头。
    他们祖孙三人站在院子里跟爷爷说话。
    “族长,这二两银子是我欠您的,多谢您当初的帮助,不然我孙子可就回不来了,多谢族长,快,快给族长磕头。”
    老陈头扭过头,对着孙子陈田丰说道。
    后者立马跪了下去,一丝犹豫都没。
    “扑通”一声。
    有够实诚。
    老陈头之所以这么激动,是因为先前去徭役的人,有二十来人都掉进水里淹死了。
    吓坏了不少人。
    因此,老陈头特别感激江守家。
    不然他孙子就是那些人的其中一员。
    “行了,快起来吧,还没过年呢,跪什么,我可没压岁钱给你啊,起来吧。”江守家开着玩笑。
    把他扶了起来。
    老陈头的媳妇崔婆子又把一个竹篮放在桌上。
    “这钱我们早该还了,只是,我孙子去山上捉兔子,攒了几块兔毛,我就想着给你家孙女们缝条护颈,这样天冷就冻不着脖子了,所以废了些时间,拖到现在才来还银子,还有这块肉,是今天刚买的,拿去做着吃吧。”
    崔婆子说完,就拉着老陈头和孙子走了。
    生怕江守家不收竹篮。
    一把年纪,腿脚倒是好得很,跑得贼快。
    撵都撵不上。
    “爷爷,我回来啦,抱抱。”江福宝跨过门槛,冲到爷爷身边。
    她其实是想看看竹篮里的兔毛护颈好不好看。
    只是个太矮。
    看不到。
    只能让爷爷抱。
    “好,爷爷的乖孙女回来了,必须抱。”江守家单手抱起孙女,还特意坐下来,让孙女刚好能看到竹篮里。
    “哇,这个兔毛好白好白啊。”不像她身上的兔毛,是浅灰色。
    白日里看着跟银色有些像,倒也好看。
    不过她还是喜欢这种雪白的兔毛。
    巧的是,一共五条。
    刚好能跟三个姐姐和嫂嫂分,每人一条。
    “老头子,这东西可不便宜啊,要是拿去镇上卖,五张兔毛皮子少说也能换一两银子,更别提崔婆子还缝成了护颈,礼有些重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