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术,带着出租屋穿越馋哭全村 - 第118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她从未见过这么可爱这么讨喜又聪明的乖孩子。
    方昌义兄弟俩,也跟江家几个大孩子聊得很来,几人在一旁也不知道说些什么。
    丫鬟打手吃的肚子饱饱候在门外。
    两个车夫也打了个饱嗝,他们牵着马匹,调转了马车的方向。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等方家全部上了马车后。
    张金兰让两个儿子抬来两筐,从后院刚摘下来的黄瓜茄子等蔬菜。
    不光如此,她还让大儿媳去村里买了不少菌子干,都是山上捡来晒干的。
    这已经是农户人家能拿出来的最有诚意的礼物了。
    想到方家爱吃烧烤,问过孙女的意思后,张金兰又独独装了一些调料。
    不多。
    也就够做三顿的。
    让方家拿回去自己做。
    “来娣,我以后若是有空闲,爹娘又同意的话,我会过来看你们的,你们要听外祖母的话,好好吃饭,好好长大,要是日子过得艰难,你们就托人写封信,送来给我,我一定会帮你们的。”
    方宛如眼中含泪。
    她是个善良的小姑娘。
    这辈子见过最大的恶人就是她的堂姐。
    助人为乐,对她来说,不过是从懂事起一直在做的事。
    三人好似患难之交。
    在这些日子里,她们感情相处的颇深。
    “嗯!宛如姐姐,等我长大,我也会去长安镇看你的,宛如姐姐你要照顾好自己,下次见——”
    孙来娣早已哭成了泪人。
    孙死妹年纪虽然小,却也在二伯娘的怀中,哭的鼻子通红。
    小丫头是知道谁是真正对她好的。
    “一路顺风——”
    “云夫人好走。”
    “注意安全啊——”
    “云阿婶再见,宛如姐姐再见,昌义哥哥再见,昌岷哥哥再见,你们以后常来玩啊,福宝等你们哟——”
    江福宝也跟个小大人一样,在爹爹的怀里对着马车摇着手。
    把沉重的氛围瞬间带的轻快起来。
    方宛如破涕而笑。
    来娣的表妹,可真好玩。
    要是她也有个这样的妹妹就好了。
    她一定会把妹妹捧在手上疼宠着。
    远在长安镇的方严恒不知道,他即将迎来一波催生,且催他的,还是亲生女儿。
    马车启程。
    两鞭子一前一后的挥下去。
    马儿奔跑起来。
    地面干,灰尘被马车带的扬起一片。
    很快,在朦胧的视线中,马车彻底消失,离开了江家村。
    骑着大马跟在后头的打手们个个表情怪异。
    马儿颠起来,刚吃饱的胃里,如同翻江倒海似的。
    难受的不行。
    江家人目送方家的马车离去。
    随后关上了大门。
    收拾起院子。
    客人来,准备的饭食只能多不能少,所以烧烤虽然吃完了,可凉面却剩下很多,张金兰把凉面分成两份,送去了马春霞和王桃花家。
    毕竟凉面不能放。
    久了就酸了,与其浪费,不如拿去做个人情。
    江福宝带着两个表姐在后院拿树枝戳鸡屁股玩。
    可怜的鸡,本就少了两只。
    这下好了,被戳的可能性又加大了。
    它们扇着翅膀,想飞又飞不起来。
    只能“咯咯咯”气得直叫。
    第157章 张金兰的打算
    江福宝见姐妹俩笑的开心,这才放下心来。
    被卖给人牙子那么多天,还被各种打骂,对于两个只有几岁的孩子来说,阴影实在太大了。
    她真怕两个孩子,因此被吓出心理疾病来。
    能笑出来就好了。
    不算太严重。
    江福宝哪至于幼稚到玩鸡屁屁,不过是逗两个孩子开心罢了。
    她收回观察的眼神。
    继续装着傻,带两个表姐玩耍。
    此时,张金兰正挎着竹篮来到隔壁的马春霞家。
    太阳已经落山了。
    这个时候已经过了吃饭的点。
    马春霞正坐在院子里,借着晚霞的光,拿着衣服缝缝补补。
    她家里的几个孩子跑的没了影,两个儿媳在收拾厨房。
    儿子们在砍柴喂鸡。
    一家之主江铁牛靠在躺椅上,哼着调子。
    悠闲自在。
    “咚咚——”
    “春霞妹子,在家吧。”
    虽然看见她了,门也开着。
    张金兰还是装模作样的敲了敲门,问了一嘴。
    “哎哟,金兰姐,你来啦,客人走了?我猜想你要收拾家里,太忙,就想着明早再给你送竹筒呢,瞧瞧,反倒让你来找我,是我的不是,儿啊,快点把竹筐抬来。”
    马春霞闻声抬头,在看到张金兰的一瞬间,她就放下手中的衣服针线,站了起来。
    热情的不行。
    以为张金兰上门,是来拿竹筒。
    急忙高喊儿子,让他们把竹筐抬来。
    竹筒早就弄好了,放在杂房里呢。
    吃完饭的这会子功夫,是一家人唯一的休息时间。
    江铁牛也穿好鞋子,放下翘着的二郎腿,一本正经的跟张金兰打起招呼来。
    “嫂子,吃了没?没吃的话,让春霞给你弄点。”
    古代饥荒频繁发生,以至于饿死不少人,许多人打招呼的方式就是问候对方吃了没。
    江铁牛当然知道江家今天来客了。
    不过是个客气话而已。
    “刚吃饱呢。”
    张金兰摆了摆手。
    说完从竹篮里掏出一大海碗凉面来。
    装的满满当当。
    “这是?”
    马春霞不懂她什么意思。
    “弄了太多吃的,凉面都没动,天气实在热得很,晚上吃多了又不好,我就想着,与其硬塞着吃完,夜里肚子撑得难受,不如送来给你,呐,接过去吧,至于竹筒,直接送到我家里就行,人都在呢,钱明天一把给你,我没带钱袋子。
    碗随便什么时候还,不急,我再去趟桃花家,还有一碗呢,村里我也就跟你们两相处的不错,要是旁人,连汤我都不带给的,快吃吧,千万别搁到明天,要是坏了就浪费了,这可都是精面做的呢。”
    张金兰还不忘拉近一下两人的关系。
    果然,听到这话,马春霞感动不已。
    她颤着手,接过海碗。
    眼睛蓄满了泪。
    “金兰姐,你对我真是太好了,这可是精面啊!镇上都卖到天价了,我家已经两年没吃过精面了,你又是让我们家赚钱,又是送吃的,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你放心,从今往后,你说东,我就朝东走,你想打谁骂谁,我第一个上!”
    在这一刻,马春霞打定了主意。
    她以后就带着一家跟在张金兰屁股后面混。
    谁劝都不好使。
    “瞧瞧,这天还没黑呢,就说胡话了,我能打谁啊?好了,快拿去吃吧,这是凉面,就是凉着吃才好吃呢,千万别热着吃啊。”
    张金兰的目的已经达到。
    她眼皮子微微一抬,笑着说道。
    打趣的同时还不忘叮嘱一番。
    “凉面?我倒是头一回听,金兰姐做的一定好吃,你家烟囱冒出的烟都比别家香些。”
    马春霞的嘴巴越发的甜。
    张金兰无奈的摇了摇头,挎着竹篮走了。
    这次去的是王桃花家。
    与马春霞一样。
    王桃花也是生了两个儿子,家中人口不多,加上老二家的孩子早夭,徐昭儿的肚子还没生产。
    她家只有两个半大的孙子。
    大门敞开着,张金兰依旧是敲了两下才进门。
    “桃花啊,在家干啥呢。”
    张金兰走进来喊道。
    王桃花从厨房出来,身上沾着水,估计是在洗锅。
    江剩子原本坐在堂屋外休息,见张金兰来家。
    便抬了抬头,当作打招呼了。
    他话比江守家还少。
    基本上能不动嘴,绝不动。
    张金兰也不在意。
    她主要是找王桃花。
    “嫂子,你咋来了。”
    比起马春霞家的江铁牛,江剩子与江守家的亲戚关系要更近点。
    江剩子的爷爷,是江守家爷爷的堂弟。
    所以王桃花平常都喊嫂子。
    两人比起马春霞要亲密些。
    “我家里来了客,晚饭准备的多了些,就想着给你送碗来,这是凉面,直接吃就行,都是精面做的,千万别放到明天,会坏。”
    张金兰从竹篮里端出海碗来。
    与马春霞家的那碗分量相同。
    王桃花愣住。
    这年头,谁家都缺粮。
    她家都吃了两月的野菜糙米粥了。
    现在野菜挖不到。
    只能往粥里再多添点水,个个瘦的裤带子都多勒一圈。
    除了怀着身孕的小儿媳偶尔能吃个鸡蛋,补补身子。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