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诸天轮回封神 - 第280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镇武堂和武卫军的斗争,双方都是大周在武力上的支柱,此时冲突起来还真有些不好解决。
    蔡太师则是老神在在的坐在那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杨晟站起身来,凝视着那范玉明,淡淡道:“当诛当斩?
    当初大光明教的人跟我说过这话,章梁手下的神使被我打成了肉泥。
    三十六巨寇的人也跟我说过这话,结果现在三十六巨寇只有三十三个人了。
    章希仁反叛,也跟我说过这话,但现在大周仍旧是大周,并没有改天换地,你可知道这是因为什么?
    是因为有我杨晟力挽狂澜,才能让你有资格在这里大放厥词!
    武卫军的事情让武卫军来说,轮不到你在这里废话!
    你一个左都御史,究竟是独孤城的左都御史,还是大周的左都御史?”
    杨晟的声音响彻在大殿当中,虽然没有任何力量加持,但却仿佛是响彻在那范玉明的心底一般,震得面红耳赤,甚至仿佛即将要晕厥一般。
    他左顾右看,平日里跟他那些交好的同僚却都没有跟着他一起弹劾杨晟,反而低着头,一句话都不敢说。
    这些朝臣中九成都是三年前京城中的那些京官。
    他们亲眼见到过御守司用无常簿弄的整个官场人心惶惶,杨晟又借刀杀人,干掉韩公公的场面。
    被这杨晟盯上,那下场可不是能用惨字来形容的。
    而且当初京城乱糟糟的一片,三十六巨寇、大光明教的人来此就好像是来自己家一样,甚至公然刺杀皇帝。
    是杨晟挡住了他们,镇武堂又镇压京城内的江湖人,使得整个京城的治安都为之一肃。
    这是杨晟的战绩,也是杨晟的功劳,他们都看在眼里呢。
    特别是章希仁翻盘那一战,几乎就是杨晟力挽狂澜救了他们。
    若是没有杨晟,那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能留到现在的又有多少?
    而且也是那一战让他们看到了,现在这种乱世他们这些所谓的读书人是没办法自保的,只有杨晟那种超乎凡俗想象的力量手段能够保全大周。
    所以别看杨晟闭关三年,但他的威势尚在,镇武堂的影响更是渗入每个京城人的心底。
    今天若是独孤城亲自来弹劾杨晟或许还有几分威慑力。
    但你一个左都御史,不过是独孤城养的一条狗而已。
    你对杨晟犬吠还想让他们出声附和,他们才不会上这种当呢。
    所以此时朝堂上一片鸦雀无声,太子也没有答话,众臣也没有接茬的,就只有范玉明站在那里,显得极其的尴尬还有不知所措。
    第二百七十章 逼宫
    范玉明尴尬的站在场中,此时也不知道该怎么继续开口。
    这时蔡太师忽然站起来,淡淡道:“范玉明,之前陛下便说过了,镇武堂的权势不在朝堂规则之内。
    你一个左都御史对当朝托孤重臣,我大周的中流砥柱喊打喊杀,你以为自己是什么人?有这个资格?
    还有范玉明,你不是自诩清廉吗?你家里面那几个小妾可是穿金戴银,每次出门逛街都要把身上的金银首饰给摘了,你也不体谅一下她们。
    还有你家西厢房下面埋的金子什么时候挖出来啊?金银这种东西嘛,不拿出来花的话,那可就是一堆废铁。”
    范玉明顿时面色煞白,甚至连反驳的话都没能说出口,大脑已经是一片空白了。
    自己的事情做的如此隐秘,蔡衍这老贼是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的?
    自己刚到都察院的时候可是还弹劾过蔡衍这老贼贪污呢,他那时候怎么没把自己揭露出来?
    蔡太师看到范玉明这副模样却是不屑一笑。
    他当官当了一辈子,早就已经人老成精了。
    范玉明一个左都御史算什么?屁都不算!
    自己想要搞他简直再轻松不过了,甚至他晚上跟自己的老婆和小妾玩一龙二凤,用了什么姿势自己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但他同样知道范玉明是独孤城抬举上来的人,自己动他就等于动独孤城,所以蔡太师一直隐忍都没有动手。
    弹劾一个贪污而已,这算是什么?
    之前章希仁在的时候一能弹劾他八遍,也没见他少块肉去。
    直到他看到范玉明惹上杨晟,他这才站出来落井下石。
    反正到时候独孤城去找麻烦也是找杨晟,自己在杨晟这边还能赚一些好感。
    蔡太师这见风使舵的本事可是炉火纯青的。
    “来人,带这位左都御史去昭狱转一圈,看看他还能吐出一些什么新鲜东西来。”
    杨晟随便一挥手,立刻有大内侍卫走进来,将范玉明直接拖走。
    这一刻众人才顿时想起来,三年前杨晟的威势。
    因为三年前皇宫大内表现的太过拉跨,如今这这些大内禁军和侍卫有不少都是去镇武堂经受过培训的。
    他们可以说都是杨晟的门生弟子,在这皇宫内,谁人能斗得过杨晟?
    范玉明被拉下去后,这时候忽然有一名太监嚎啕大哭着走进来,尖声大喊道:“陛下归天了!”
    在场的众人面色顿时一变。
    杨晟叹息着摇摇头,没想到这一天来的如此之快。
    或许是因为终于见到了杨晟出关,周恒找到了可以托付的人,所以终于放下了最后的执念,走的很安详。
    大殿内众多官员顿时哭做一团,实际上表演的成分居多。
    周恒可不是什么合格的皇帝,他死了许多人其实都没什么感觉,特别是最近几年才进入朝堂中枢的官员。
    但皇帝死了自己若不是不哭,那也太说不过去了。
    反而是杨晟、周德远、蔡衍这三位托孤重臣态度都很淡定。
    那传旨的太监还没有走,一名太监又慌慌张张跑进来,大声道:“紧急军情!
    河南郡白莲教造反作乱,一日之间席卷十七城!此时已经向着外部州郡扩散了!”
    这一次周德远和蔡衍的神色都变得肃然了起来。
    对于周恒的死他们都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此时却屋漏偏逢连夜雨,白莲教作乱他们是真没想到。
    河南郡乃是中原腹地,距离京城也并不算太远,真乱起来,那可是能够威胁到大周京城的。
    蔡衍将目光转向杨晟和周德远,问道:“大都督,王爷,现在应该如何去做,咱们得商量出个章程来。”
    杨晟道:“我闭关三年,对于朝廷格局有太多不明白的地方,还是由你们两位做主吧。”
    周德远叹息道:“还能怎么办?一件一件的来吧。
    陛下的陵寝已经修好了,葬礼今天便开始举行,不过一切从简,就三天吧。
    武卫军此时就在中原,距离河南郡不远,蔡太师你直接以朝廷的名义发布圣旨,让独孤城去平叛。
    杨大都督,你镇武堂的消息情报遍布整个天下,时刻检查着动向便可以了。”
    周德远这位老王爷也算是德高望重,办事也是条理分明,很快就安排好了一切。
    寻常皇帝的葬礼肯定是要大操大办的。
    但是周恒这个皇帝就只能一切从简了。
    所以只用了三天的时间葬礼就已经办完,然后就是太子周远的登基。
    同样登基仪式也是一切从简,葬礼结束之后立刻便开始安排登基。
    当周远穿着龙袍坐在龙椅上,已经晋升为太皇太后的婉淳太后则是负责监国。
    大周虽然没有女子干政的先例,不过大周朝以孝治国,只要上面还有长辈在,那国事也必须要跟长辈汇报才行。
    更别说现在周远还太小,必须要有人为他拿主意。
    婉淳太后坐在龙椅旁边,扶着还有些瑟瑟发抖的周远,轻声道:“我儿刚刚过世,皇帝还太小,这大周朝廷一切就靠诸位来维持了。
    国家大事这种东西我一介女流之辈是不懂的,只希望大家能够支撑我大周,渡过这乱局。”
    一众朝臣接连开口劝慰,这时兵部尚书忽然站出来苦笑道:“之前朝廷命令武卫军出兵平叛,但是武卫军大将军独孤城又递了奏折上来,说他无法出兵。
    三十六巨寇威压在前,他必须要保持绝对的兵力来镇压三十六巨寇,所以无法分心去围剿白莲教,还请朝廷另寻他法。
    此时白莲教已经席卷三郡了,再不想办法,那帮邪教乱党可就要兵锋直指京城了。”
    一听这话,在场那些大臣都将目光望向杨晟。
    能踏入这朝堂的都是人精一样的角色,他们当然知道独孤城这是什么意思。
    无法出兵?借口而已。
    三十六巨寇现在正在休养生息,武卫军出兵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就算是独孤城不能动,他麾下可是有着三位上将军在呢,随便派一个也行。
    结果他却公然抗命,一方面是真的有恃无恐,嚣张至极。
    另外一方面就是在逼宫朝廷处理杨晟。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