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下人 - 第53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她又高兴又不好意思,小声说:“你还喜欢什么?我再学一学。”
    “不用!我是说扎这玩意费眼睛,不划算。我见那些勤快的,三四十岁迎风落泪,不到五十就快瞎了,你可别这样。”
    “啊?”
    “问你件正经事。”
    “你说,我听着。”
    “上回我问你的话,还记不记得?”
    “哪一句?你问了很多。”
    他就知道!
    “算了。”
    “对不起,要不……你再问问吧。”
    “你……”
    完了,今晚他没喝酒,问不出口了。他清清嗓子,扭头看着窗户,干巴巴地说:“要听我的话,别听张三李四瞎掰扯,那会你答应了。”
    “好!我给忘了,现下再答应一次:我听你的。”
    “那行。”
    第45章 世道变了
    耽误了半个月,要抓紧追赶,车马一直在外等着。他该走了,头一回这样积粘,一步三回头。
    她抱着匣子送到窗边,信誓旦旦说:“你不要操心家里,我什么都好。”
    她没出过远门,实在不知道要叮嘱什么,只能东拉西扯:“别跟不认识的人说话,在外边要吃饱饭,下雨天不要出门,打着伞也容易弄湿……对了,一定要记得喂马。书上说老马识途,你照看好了它,它一准能带你回来。”
    又像操娘心了!
    他不敢笑,抿着嘴点头。
    她帮他撑起窗,飞快地说完:“快去快回。”
    “知道了。”
    “等下。”
    他缩回手,目光灼灼望着她。
    她抠着手问:“很急吗?”
    可以不急。
    他摇头,故作轻松,“还要等人。”
    她回头看灶,小声说:“这水一直烧着,不用也浪费,洗了头再走吧,路上不方便,洗了出门神清气爽。”
    “你说的有理。”
    他先一步倒回去,提桶兑水,将春凳一并,往上一躺,闭上眼睛等着。
    她将皂角掰断丢进锅里,用剩下的热水煎它,预备好布巾梳子木盆,就来梳理。
    身子很受用,但心里不得劲。他酸溜溜地问:“你怎么这么爱伺候人?”
    她停手,就近扯他耳朵,嗔骂:“好好说话!”
    他愣了,睁开眼,盯着上方晃动的刘海看了会,才干巴巴地说:“对不起。”
    “我没生气,你听……”
    水声顺着发丝往下走,先是无声只有温热,接着是成串的嘀嗒,柔和悦耳,让耳朵也舒服了。
    下一瓢水,她的左手跟着走,压下他的耳朵,防着进水。动作轻柔,声音也温柔:“家禾,照顾人也是件舒心的事,那些果子很难找吧?”
    是麻烦,这里从前少有人住,没挖深窖,早前存的那些,都吃完了。这样的鲜果,老爷太太都难到手,全是他在橦城搜罗来的。集市店铺都没有,要到处打听,巴结那些大户家的管事,才能弄到两三个。费时费钱,但甘之如饴。
    洗好了,边梳边烘烤,还能说会话。她说着小柔儿,小娃儿会笑了,一有动静就抬头找人,不理她就啊啊叫。
    王干娘没亲眼见,全是在梅珍那听来的,但不妨碍她说得动听。
    赵干爹闭着眼认真听,时不时嗯一声。
    这都半夜了,再耽误下去可不行,她帮他挽好头发,再次送出去。
    窗子关上了,她扯着衣摆,默背他先前的叮嘱。
    冷风钻进来,吹在耳朵上,她马上回头。
    窗子又开了,他将线解下来,全绕在手上,收走它,再告诉她:“往后你给我开,不弄这玩意了,伤手。”
    “啊?好,好,我知道了,你敲三下,我给你开。我就住这边,没人轮值,这活一直归我。那边只存东西,那炕是坏的,窗子也不好,屋里很潮,又没人住,还有老鼠跑……你该走了吧?”
    “是不是舍不得?”
    他想逗得她脸红,谁知人家大大方方答:“嗯,还不放心。你呢?”
    “啪!”
    窗子关了,人跑了。
    欸?
    是哪句说得不对吗?
    这回是真走了,等了一会再没动静。
    她摸着匣子的面,慢慢往回走,怕半道没拿住摔坏了,坐下才舍得打开。
    匣子底铺了褐色绒布,里头嵌着四样首饰:两簪两钗。她只摸过那梅竹纹簪子,这些跟它不一样。鎏金簪戴久了会褪,黄得深深浅浅,还有发黑的地方。这应该是赤金,通体金灿灿的,更耀眼。
    两枚莲花钗是一对,上边都有字,一个是灵,一个是仁。
    云福纹金簪薄薄的,轻巧又精致。
    并头荔枝簪更大更厚,三四天没洗头,不干净,她不想弄脏簪子,扬起下巴,用干净的额头将它顶起来。
    沉甸甸的,她的头发太软,怕是撑不起,不像五太太满头乌发,插一头都戴得住。
    不,不要像五太太,戴不了她可以收着当宝贝,不想跟那个人放在一块比。
    她将簪子拿下来,小心翼翼摸一摸,用指腹感受荔枝上的凹凸,再拿它到脸颊上压一压。
    新奇,轮流把玩。
    认识他以后,时常觉得这会是这辈子最高兴的时候,可过后还有更高兴的。
    她情不自禁笑起来。
    梆鼓响,该歇了。她舍不得收去冷冰冰的箱子,全藏进衣服里,贴在胸口带着睡觉。
    等等!
    她掀开被子爬起来,弯腰找出纸笔,跪趴在椅子上,一笔一划写:家禾。
    歪歪扭扭,比起簪子上的字差远了。
    她将手插进怀里,掏摸一阵,找出莲花钗,将纸蒙在上边,慢慢描那两个字。
    八珍房多了新人,刘嫂子反倒不敢偷懒了,兢兢业业,从早到晚守着,就连夜里收工,都要反覆叮嘱巧善:别睡死了,要看着东西,一碗一筷都不能丢。
    她每天早晚不厌其烦地清点物品,随身带着一把尺,伸进坛子里量腌菜深浅,大小柴火都记了数。一块吃饭时,总把少洗澡更长寿挂在嘴边。
    巧善傻乎乎地琢磨洗澡怎么就折寿了,听梅珍点拨才知道人家是嫌洗澡要烧水费柴。
    如今有新规:晚上留灶不留炉,留最小的灶,留最小的火,反正夜里通常没吩咐。好在如今天气回暖,巧善有新被子,不怕冷。但人在灶房干活,火烧火燎,忙的时候出汗是常事,不洗澡可不行,她就按时交些柴火钱。
    刘嫂子嘴上说不用算这么清楚,但一次没落地收下了。
    巧善说给梅珍听,梅珍心里有气,说:“你上我家洗去,别便宜了她。”
    巧善看得出刘嫂子绷着一根弦,活得不容易。她不想计较那几个钱,闻言哈哈笑,说:“你家的柴也要花钱去买,差不了多少,何况我也出不去呀。”
    梅珍满不在乎道:“谁说的?有家没家,想走随时能走,没人管。看门的只剩了一个,日夜都是他,困成死猪样,看都不看,任你出进。要不这样,你告个假,今晚睡我家去,我给你……”
    她压低了声,再接一个“炖鸡吃”。
    啊?
    “这门户大开,不怕……”
    “有钱的主子都不怕偷儿上门,咱们一穷二白,慌什么?”梅珍看看左右,鬼鬼祟祟说,“周有才行了大运,被冯师傅带上山,逮了一窝鸡。小是小了点,那也比麻雀强,特意给你留着呢。”
    “你炖给家人吃,老人小孩要吃点好的,你也要补补身子,不要管我,我才吃过肉。”
    梅珍随口问:“哪来的肉?”
    ……
    该是哪来的呢?
    “有人来了。”
    真有人来了,还是个老熟人。
    青杏把篮子提起来,改挎为抱,远远瞧见就喊了起来:“巧善!”
    巧善放下正在择的马齿苋,先应一声,赶紧洗手过去接应。
    青杏为她带了一篮子春笋,笋上还有一小包悬钩子
    山莓
    。
    巧善领着她去倒座房拿包袱。
    青杏抱着东西,不敢置信地问:“当真都给我?”
    “没错。你看我,胖得不成样子了,再穿这些像裹粽子。”
    青杏破涕为笑,蹭着鼻子说:“哪有。”
    巧善蹲下去帮她比鞋子,她感激地看着,恍恍惚惚说:“巧善,原来你这样好看。”
    “啊?”
    青杏伸手摸她的脸,将它掰过去一点,诚心实意说:“侧着最好看,你的鼻子小巧……眼睛,这样看人的时候……我不知道要怎么说,反正就是好看。”
    巧善从来没被人夸过标致,以为她是说着玩的。这府里最不缺的就是美人,主子们想做神仙,身边伺候的都是天宫仙女,而她只是个烧火丫头而已。
    她没把这话放心上,等人走了,才猛然想起刚来那会,他也说了她的眼睛,什么半睁三分春的。
    她走到水缸前,看着水里的自己,试了试半睁半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